第11部分(第2/4 頁)
哥特地打點了讓她們分給她當宮女。
作為后妃,她名下只得六名宮女,她們是大宮女,還有三名小宮女及太監。
月荷擅廚,翊坤宮裡有小廚房,她懷孕時總感覺餓,因為不放心,月荷經常會下廚弄給她吃。
月荷家原本比較清貧,還是在當了她的宮女後,哥哥的照拂下才好些。月荷的阿瑪和額娘是自小訂親,俗話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月荷作為家中長女,自小就帶著弟弟妹妹,在大人吵架的時候躲開,廚藝便是這樣練出來的。
月荷家裡境況現在好了很多,月荷阿瑪便納了小妾,家裡更是不得安寧,月荷每次提起家裡弟妹,都非常擔心。對於家裡早已訂下的那門婚事,感覺也是漠不關心。
月荷為人看起來樂天,實則心細,即使有苦,也不會說出來。
世人總說“共富貴容易,共患難難”,或許,有的時候倒是“共患難容易,共富貴難”,而這樣,會更讓人心寒。
誠然月荷的額娘會有不對的地方,只是家裡難過的時期,兩人即使大吵,月荷的阿瑪也不會動心思,可家裡境況好了,一切都會不同。
她無奈嘆息,只能讓哥哥好好幫忙查下月荷訂親的物件,以後好好照拂,月荷十三歲就進宮了,現在才十九歲,離二十五歲出宮還有六年的時間,一切還不知怎麼變呢。
秋雨比月荷小一歲,家境好些,卻也是一團亂帳。
秋雨的額娘是妾,原本只是下等婢女,在主母懷孕期間,因貌美承寵懷了秋雨,被開了臉。只是被主母所厭,百般為難,生下秋雨後便失了寵。而秋雨沒有遺傳到額孃的美貌,長得平凡無奇,也不受阿瑪和嫡母待見,兩母女在家裡無甚地位,還會受下人的氣
秋雨的女紅做得好,個性穩重,當了她的貼身宮女後,秋雨額娘在府裡的境況才好些。
碧琴年歲要更小些,剛剛進宮沒多久,才十五歲,遭遇更不好。父母雙亡不說,若是不進宮,還不定是什麼下場。
碧琴額娘進門前,碧琴阿瑪跟府裡的婢女鬧出了事,被老太太嚴厲壓了下去。碧琴額娘嫁進來後,夫妻感情並不好。
碧琴的瑪嬤是個非常嚴厲的老太太,碧琴的額娘要天天在婆婆身邊立規矩,稍有不慎便被訓。碧琴額娘生下碧琴時身體受損,一直就沒能再懷上,更不受老太太待見。“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在老太太的催促下,身為孝子的碧琴阿瑪納了妾,很快地碧琴的庶出弟弟便出生了。
碧琴的額娘境況很不好,幾年後老太太去了才好些。碧琴也是因為這樣,才會偷偷看醫書,後來哥哥讓人專門教導,也就懂了些醫術。
只是碧琴上了選秀名單不久,阿瑪和額娘相繼去世,家裡被妾室把持,家產全歸庶出弟弟所有。作為唯一的嫡女,碧琴境況堪憂。若不是上了選秀的名單,可能早不知被嫁給什麼人了。
容嬤嬤無子女,知道她們的情況,平時都對她們很照顧。月荷無論好壞,都算有了前程,但秋雨和碧琴看樣子,是想著留在宮裡了。
她在進宮前就把綠意和春柳嫁掉,是不願意讓她們跟著她進來這吃人的後宮裡。秋雨和碧琴對她也很是盡心,她也不希望她們在宮裡終老。雖然,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不管宮內宮外皆艱難。
她可以讓哥哥幫忙留意一下,就像當初的春柳一樣。只是碧琴還易辦些,秋雨畢竟阿瑪嫡母還健在。
而且,不管是月荷還是秋雨碧琴,似乎都不對嫁人有什麼期待,也許這才會是關鍵,看來要讓容嬤嬤多多開導才行。只是想起容嬤嬤那心酸的往事,她愈加想要嘆息。
容嬤嬤的事,還是額娘私下悄悄說與她聽,讓她一定好好待容嬤嬤。
容嬤嬤家在鄉下,以種田為生,不過容嬤嬤的父親原也算是書香門第,只是落魄了,所以容嬤嬤是識字的。家裡原本還算過得不錯,只是遇到災荒與強盜,一家人逃難中,失散了。
容嬤嬤一介女流,不知多麼艱險。後來遇到額娘,被救了下來。
額娘有讓人幫忙尋找容嬤嬤家人,去到原先的村子時,發現村裡幾乎沒人了,多年後,還是哥哥幫忙才找到的。
額娘說,容嬤嬤原先有個快訂親的物件,是村裡的青梅竹馬,只是失散了。後來再重遇那人,那人以為容嬤嬤過世了,已娶了親。那人對容嬤嬤還是有感情的,說是讓容嬤嬤嫁為平妻。
只是那人的一句話,讓性子烈的容嬤嬤打消了這個念頭。
那人說,娶了現在的妻子,是因為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