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部分(第3/4 頁)
尤其是唐風,他之前一番來回祭起星蘊青龍,將這一行人接過這住劫之境,已經是消耗了不少的神氣。
他自是找了一處神氣充沛之地,盤腿坐下,閉目凝神,調息起來,將這周圍的神氣都吸納入丹田之中。
一時之間,一行人都在這住劫之間,修習起來。
不過,在這住劫之境,總算是讓這一行人有了喘息的機會,又有這般神氣補充,無論是之前交戰受傷,還是沒有受傷,經過這般吸納神氣調息之後,有傷療傷,無傷強身健體。
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半日,眾人都閉目調息。
“黑了?怎麼回事?”突然,有人呼喊了一聲,聽得那聲音,是荒裔的聲音。
眾人睜開了眼睛,都是傻眼了,原本是明亮神氣充盈之境,竟是伸手不見五指,漆黑一片,黑魆魆地根本看不清面孔。
唐風當即喝道:“大家保持肅靜,千萬不要自亂陣腳,神仙界,不可能出現這般漆黑的,一定是有什麼玄機。”
南朝四輕咳一聲,“難道是中劫之中的‘壞劫’之境?”
“壞劫之境,佛典記載,有四十九次大火災,七次大水災,一次大風災,我們千萬要小心。”鳳飄香闡述道。
“成劫之境,經過萬般錘鍊,萬物由氣體液化成為固體,固體形成住劫之境,而又經過壞劫劇烈變化,大火災、大水災、大風災,住劫之境將會崩塌,進入壞劫之境。壞劫之境後,再經過空劫之境的由空無一物,逐漸演變成了新的一輪成劫之境。如此迴圈往復,萬劫不復。”
南朝四幽幽地說,意思也就是說了這萬劫之中,如果不能闖出劫界,將會在這劫界中輪迴往復地穿越在劫界之境。
“證悟中道之理後能起大用,於無心中應物、化萬有,猶如影像、水月、空華之無定體。”唐風自言自語地咀嚼道,“以道通之法,影像、水月、空華無定體,大家隨我走。”
他“哐啷”一聲拔出了俠劍,駢指祭起了俠劍,劍刃紛飛,懸浮在空中,煥發出無盡的紫青色寒芒,映出了一條明亮的道路,他邁開步子,舉步走在前面。
以氣御劍,俠劍就好像黑暗中的指明燈,引導著眾人向著深處走去。
黑暗之中,雖然不知道前方通往何處,但是,他們知道在這一點黑暗之光的引導之下,一定能夠到達光明的彼岸。
黑暗的盡頭必定有光明,物極必反,盛極必衰。這是亙古不變的法則。
南朝四欣喜地哈哈笑了起來,“還是唐賢弟這等武技修為高深的人能夠領悟通徹‘五神通’的絕妙,竟是想到用這‘五神通’的道通,厲害,南某佩服萬分。”
“哎,南朝四,你不是自詡什麼‘天地通’麼?你怎麼會佩服人呢?”楚玉笑著說道。(未完待續。。)
第三八七章 劫界(九)
南朝四不假思索地道:“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天地通’總不能窮盡三界天機,若是這般,這個世界豈不是很無趣麼?”
這話倒是不假。
世界總是多彩多樣,才顯得五彩繽紛。
如果按照某個人的意志為轉移,建立了一個千篇一律的世界,那麼,這個世界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豐富多彩。
豐富多彩,應當是因果關係,因為“豐富”,所以“多彩”。
他們這一行人,同樣也是豐富多彩的。
唐風、古劍寒、曜神武、月涵虛四人以劍修仙,儘管是以劍修仙,其各自到達的境界也是有差別的。
醉君以酒修仙、龍庭羽以字修仙、荒裔以戎衣修仙、雙歌胡以二胡修仙、楚玉以琴修仙、鳳飄香以萬卷書修仙、丹秋韻以畫修仙、暮吟霜以詩修仙、葉欣陽以茶修仙、紫煙以仙法為法器。
各自身懷絕技,在不同的臨敵對戰,各展所長。
一磚一瓦,建築高樓大廈,單憑磚或瓦,是難建樓宇。
楚玉也沒有繼續與南朝四爭執,而是緊緊地跟隨著唐風,穿過了許久的黑暗,依舊沒有抵達光明。
唐風御劍煥發光芒,在黑暗之中,有了前進的光亮。
不過,黑暗中透著陰寒刺骨,卻是令人感到有些許恐懼的。
終於,前方發出了刺眼的光芒,看著那跳躍音符的光亮。眾人臉龐都被映襯得火紅。
可是,他們發現眼前的光芒是挪動的,而且是高速滾動。甚至是朝著他們一行人滾動而來的。
鳳飄香警覺地喝了一聲:“小心,是火災!”
“火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