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部分(第3/4 頁)
需要體內凝聚靈氣的,以靈氣為引,將仙草靈木煉化成丹,我目前來說,‘元太極’、‘兩儀賦’、‘天人合’都已經突破,也就是說突破了‘修元凝氣’的小境界。”
眾人目瞪口呆,他們雖然想過唐風一定突破了除了元部的功法,可是萬萬沒想到,已經突破了小境界,進入了大境界的“凝氣化神”階段,頓時都是陷入了沉默之中。
雙歌胡率先發話,他若有所思地道:“按照唐師弟的修煉進度,要想完成九部功法的修煉,那是指日可待了。”
“沒那麼容易,這修煉功法,若是單獨修煉一部還好,不斷地修煉九部功法,那是越到後面的功法,越是不易。”唐風搖了搖頭,他自己當然知道,在煉成“兩儀賦”的時候,不過是陰陽兩道氣流從俠劍之中進入體內,但是到了天人合的功法,變成了三道氣流。
按照這樣的趨勢,“四象凝”必然四道氣流交錯,越到後面,可見其氣流更是複雜,稍有不慎,便會功敗垂成。還有後面的“煉五行”、“六和吟”、“御七星”、“奇門遁”、“九宮陣”。
毋庸置疑,之後的修煉功法都是較為複雜的多變的。要想短時間內突破,沒有那麼容易的。(未完待續。。)
第二零三章 練劍
唐風雖然透過修煉佛道功法,能夠不斷地將封印在俠劍中的易宗九部功法激發出來,其中的氣流直接灌輸入他的氣海丹田,可謂是與他體內的佛道功法一脈相承。
但是,其他易宗弟子卻沒有這樣的際遇,而且沒有這樣的凜賦,畢竟控御俠劍乃是建立在同時具備佛道功法的。唐風先是醉道、虛塵大師將佛道功法傳授於他,然後死亡淵底下,南朝四又將石洞中的大乘佛法、無上道法讓他得以修煉。
這樣一來,他體內是以佛道功法為依託的,佛法講究六根清淨,道法講究天人合一。而易宗的修仙體系,“修元凝氣”、“凝氣化神”、“萬法歸宗”,既有佛法,又蘊含道法。
對於唐風這樣佛道之體,修仙是有了先決優勢。易宗弟子,都是以道法修習為主,涉及的佛法較少。
更為亟待解決的是:唐風如何將自己修煉的功法向其他易宗弟子演繹傳授?因為就他自己而言,這突破“修元凝氣”可算得上是機緣巧合。
其餘各部掌門雖然都是掌握了相應的功法,由他們來一一傳授,當然也是可行。不過,這終究包括那各部掌門都只是單修一部功法,要是這由元至九的九部功法糅合修煉,他們未必能夠駕馭。
唐風想明白了這一點,他頭腦中已經浮現了修煉“元太極”、“兩儀賦”、“天人合”的構架。
元太極,以修元為主,用“乾經”功篇和法篇加以修習。以佛法形成法篇,《心經》煉心。《易筋經》易筋,《洗髓經》洗髓。透過這三部達成佛經滌盪他們的心神髓質,淨化其脈絡。
而道法起于丹田,功篇“龍”、“象”功,“龍”之功七境:一境“潛龍勿用”、二境“見龍在田”、三境“或躍在淵”、四境“飛龍在天”、五境“時乘六龍”、六境“亢龍有悔”、七境“群龍無首”。“象”之功二君:一、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他念及此,便轉而對古劍寒道:“三師兄,這樣吧,由我來將‘元太極’功法全部演繹一遍。之後,再讓各位師兄弟修煉,如何?”
荒裔興奮得手舞足蹈,立即響應道:“好啊,九師弟,我最喜歡看你演繹功法了。”
古劍寒瞪了一眼荒裔,而後笑著道:“九師弟願意親自指點,那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呵呵,三師兄。你們這話就說得有點見外了不是,我身為易宗宗主,當然有責任傳功授藝的嘛!”唐風旋即也不遲疑,踱步向前。對著矗立的易宗弟子們,高聲道,“諸位師兄弟。下面我就將‘元太極’的修煉之法詳細地演繹一遍,你們可要用心識記。”
“好!”頓時響起一片雷鳴般的掌聲。
唐風身影一縱。嘴裡唸唸有詞:“元太極以功篇和法篇,法篇以佛法練習。練氣洗髓,這是內煉,想必諸位都已經見過秘訣,大家依照秘訣,強加修習,我主要演繹的是元太極的功篇,可都要看好了。”
“龍功一境,潛龍勿用!”唐風話音未落,凌空躍起,祭起俠劍,一道紫青色氣旋席地捲起,霍然變幻為一條飛舞的龍形,張開龍爪,騰空而起,看其形態,雖然是勇猛異常,卻是收斂著殺氣。
隨之,唐風的俠劍一抖,低吟道:“龍功二境,見龍在田!”那祭起的劍氣龍形,宛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