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第2/4 頁)
所有人都不是孤立的,只要他存在於這個世界上,必然會與周圍的人發生各種各樣的聯絡,而超極本就是循著這些社交脈絡來尋找和確定一個人。
只要有社交網路可查,就沒有人能夠隱形,超極本很快將簽署方几個人的背景調查了出來,但是莫回看了之後感覺非常意外!
第192章另一個天網
這幾個人來自於一個很普通的投資公司,這個投資公司資金規模不大,並且沒有什麼特別的背景,就是說這就是幾個路人甲,跟莫回完全沒有利害關係。
這怎麼回事?
莫回有點不大相信,他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莫回連忙再次選擇了一個專案,調查截胡方的背景。但是很奇怪的,這幾個人同樣是一副標磚的龍套面孔,沒有任何醒目的背景,似乎跟莫回完全沒有關聯。
一個不是,兩個不是,莫回將所有這十幾個專案的截胡方全部調查了一遍,結果發現這些人相互之間居然毫無關聯性!
十幾個專案同時被人狙擊,十幾個狙擊方採取一致行動,他們之間居然毫無關聯性!
結果雖然是天網給出的,但是整個結果實在令人難以置信,這裡肯定有問題!
莫回開始動用超極本進行深度挖掘,透過超極本,莫回直接跨越層層阻隔,開始搜尋這些人常用電腦的底層記錄資料。
將這些資料進行歸納分析,抽取其中的共性和特性,隱隱約約之間,一種資訊操控的痕跡顯露出來。
再次將其與同時期的網路資料比較,很明顯能夠發現,這十幾個狙擊方,他們每一個人實際上都處在資訊操控之中。他們決定聚集莫回選中專案的那段時間,所有攝入資訊就是經過精心挑選和過濾的。
一個資訊獲取自由的人,他能夠看到的網路世界如果是個圓,那麼這些人看到的網路世界就是扇形,所有操控方不想讓他們看到的資訊都被遮蔽掉了,他們的資訊攝入受到嚴密控制,被操控方引導著,跟著操控方的步調走,一步步得出操控方想要他們做出的決策。
除非極為細心和敏感的人,否則他們很難發現掙處在一個別人設計好的資訊世界中,他們一直認為自己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理智的做出最明智的選擇,實際上他們不過是走在設計好的流程上,做出別人給他們設定好的決定。
這種痕跡莫回太熟悉了,這明顯是另一個天網!
存在另外一個天網!
這些人明顯是受到另外一個天網的影響,被人當槍使,被誘導著來給莫回搗亂。
是誰?
莫回非常想知道答案,他利用超極本的獨特優勢,開始跟著資訊流的記錄上溯追源,跟著各種遺留的痕跡,莫回找啊找,最後居然追索到一個機房裡,所有的資料流向最終都指向這裡。翻找機房的相關資料,在所有者一欄裡清清楚楚的標明,它是屬於惠普的。
惠普。。。。。。
這個名字讓莫回想起一個人來,卡莉·菲奧莉娜,她是惠普前ceo,原先的共和黨人,去年參加共和黨黨內競選,準備要憑藉自己在經濟上的優勢拿下共和黨總統提名,結果被特朗普的大嘴巴輕鬆幹掉。
結果卡莉·菲奧莉娜惱羞成怒,轉身就投了民主黨,去給希拉里站臺去了,並且還明目張膽的挖共和黨的牆角,給曾經的同志們釜底抽薪。
這個機房既然屬於惠普,要說這個事情背後沒有卡莉·菲奧莉娜的影子那才叫怪呢,一準是那個更年期老女人小心眼發作,開始給莫回找麻煩。
知道是誰在搗亂了,那就好辦了。
莫回認真檢查了一下這個機房,把機房裡的各種資料翻了一個遍,他發現這個機房簡直像是一個複製品大集合,通用這邊擁有的軟體基本上都能在這裡找到蹤跡。
天網、軌跡和競選都在裡面,並且惠普明顯又進行了二次開發,修改了一些軟體的應用介面,增加了一些輔助功能。
難道這裡是為民主黨競選服務的資料中心?
不過很奇怪的是,莫回沒有在機房裡發現太多競選相關的資料,如果要操作競選,那麼明顯將要面對海量資料的處理,這個機房無論再頻寬上還是在計算力上,明顯都無法滿足條件,相對於一個競選的資料中心,它顯得太小了。
仔細檢視天網裡儲存的資料,莫回發現這個機房貌似就是為了給他搗亂的,裡面儲存了不少莫回的資料,他團隊中一些重要成員也被納入到監控之中,像蘇青姬、謝韜明都赫然在列。
這麼看也怨不得他們被人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