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2/4 頁)
視現象的特殊心理現象,在學術上,這些都歸為超驗心理學,就是說它們暫時不被視為真正的科學,而是徘徊在科學與偽科學的邊緣地帶。”
“其實這個分類有點過河拆橋的意思,心理學以前就被視為先驗科學,大概也是類似於偽科學的意思,現在它自己好容易擠進科學裡面,轉頭就把別人摒棄在外,這有點不厚道。”
“我認為即視現象其實應該歸類在超驗心理學一個專門的分類裡,與之類似的,還有預感現象。”
“預感現象分兩種,一種是直覺性質的預感,一種是真正時間意義上的預感。通常人們會將這兩種混淆起來,統一定義為預感,但實際上這兩者的作用機理完全不同,質的不同!”
“直覺性質的預感,我們通常認為屬於感知、分析、判斷範疇,它實際上不屬於超驗心理學,它應該屬於認知心理學。直覺性預感的成因在於,人的潛意識已經接收到了資訊,並且對資訊進行了加工和分析,但是表層意識一直沒能意識到。”
“在這種情況下,潛意識對事態發展的邏輯推斷,影響到表層意識,就會在某些情況下形成預感現象。”
“舉幾個聽著像是故事會,但實際發生過的案例。有人在回家的時候,人已經走到家門口,鑰匙都掏出來了,突然轉身就走,沒走多遠,家裡就發生了爆炸。事後別人問他,他說感覺家裡充滿恐懼,充滿死亡。這事最後被當成靈異現象給解讀了,實際上,他家裡煤氣洩漏了,而煤氣的味道處在人的嗅覺閥限之下,就是說人的表層意識是意識不到的。”
“但是他的潛意識接收到這些嗅覺閥限之下的訊號,並且將之正確解讀,然後將危險訊號傳遞給表層意識。但表層意識對這種判斷的來源無法理解,最後歸因到完全不相干的理由上。”
“再舉個案例,這是一個心理學實驗。人類的視覺閥限大概在十三分之一秒,顯示時間低於這個閥限的畫面,能夠被看到,但是不被表層意識認知。”
“這個實驗是這麼設計的,給兩組小朋友展示兩個老師的照片,其中一個老師在展示照片的時候,插進低於視覺閥限的畫面,畫面的內容就是這個老師在虐待動物。然後告訴小朋友們可以找兩個老師玩,結果所有小朋友全部去找另外一個老師。”
“等換了兩組小朋友,同樣是這兩個老師,只不過虐待動物的畫面換成另外一個老師,結果所有小朋友都去找沒插播畫面的老師玩。”
“這就是明顯的,潛意識影響表層意識判斷的案例,而這些就是我們常說的所謂直覺,其實直覺就是你察覺不到的訊號被潛意識接收到了,然後幫你做出判斷。”
“而直覺性預感,其實與之非常類似,只不過從結果上看,很像預感而已。”
第七十九章 倒塌的世界觀
“而時間性預感,則與之完全不同,比如有人本來準備去旅遊,結果在臨著進入機場的時候,突然鬼使神差的離開,事後飛機在幾千公里之外墜毀。像這個案例,就完全無法歸類為直覺性預感,因為人的感官還沒有強大到隔著機場大樓能夠感知到飛機內部結構出現了問題。”
“像這種類似的案例,用直覺性預感已經完全無法解釋了,因為它們通常已經超過人體感官的能力範圍之外了,這種案例只能歸類為時間性預感,是真正意義上的預感!”
“人本身是一個非常奇特的生物,它有時候會表現出很多現實很難解釋得了的特性。比如有人大病一場之後,突然學會了多種外語,而他甚至都沒有接觸這些語言的機會,就是說潛意識學習都無法成立。”
“而語言能力,是後天習得能力,在所有動物中,語言都是無法遺傳的,它不具備遺傳的生物基礎。那麼dna變異導致的語言習得也不成立,並且語言本身是一個社會化能力,沒有交流和應用,語言是很難學會的。但是偏偏有人可以跨過所有這些限制,突然獲得語言能力。”
“再比如,有人能夠說出完全不認識的另外一個人的生活細節,比如他的寵物叫什麼名字,重要物品擺放在哪裡,親人的暱稱是什麼,甚至這個人的生平。而實際上,這倆人完全沒有交集,對方也不是什麼名人。這種情形被賦予了一個靈異化的名稱,叫轉世!”
“轉世這個詞完全被科學界排斥,視為標準的巫術,連偽科學的資格都排不上,但實際上,這種現象是確實存在的。”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為了讓你明白,其實我們倆之間的那種特殊感應,不過是人類超驗感知中的一個不起眼的現象。”
“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