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2/4 頁)
,紅外線呢看不到,X光你看不到。但是不管怎麼難以理解或者不可思議,這一切的確存在著。一個唐朝的人來到我們的時代,看到有人拿著行動電話嘮嘮叨叨他會覺得這個時代都是神奇的,都是魔法的,是仙境。實際上呢?是嗎?吃喝拉撒那樣兒少了?這只是科技的進步對不對?假如那個唐朝人比較好學,努力學習我們這個時代的生活,等有一天他也拿著行動電話說話,手裡按著電視機遙控的時候,你再把他放回唐朝,你認為他說的誰信?我們學習歷史,可以認識到我們自己的文明發展,所以不覺得是什麼魔法或者神奇。行動電話也好,電視也好,只是日常用品罷了。冷不丁把你扔1000年後,你就是剛才來過這個時代的唐朝人。”
我認真的看著他。
他:“唯物論也好,唯心論也好,其實不衝突,大家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樣。只要不用自己所掌握的去禍害別人,那就算自我認識提高了,沒什麼大驚小怪的。像我前面說的:你不相信並不能影響客觀現實的存在。時間的盡頭存在,而且我也的確去了,你是否認同,不是我的問題,是你的。”
我嘆了一口氣:“好吧,我承認您是仙級的……您原來是做什麼的?”
他笑了:“我只是個精神病人罷了,曾經是個哲學老師。。”
我:“……對了,我想問一下,之前有些患者好了是怎麼回事兒?還有您跟那些患者說什麼了?能把他們情緒調動起來?”
他:“我帶他們去了時間的盡頭。”
我無奈的看著他,不知道該說什麼了。眼前浮現出朋友鎖上門離去前的壞笑。
然後我們的話題逐漸轉入哲學,我發現了,哲學基礎紮實的人差不多都是仙級的。對於時間的盡頭,我理解了,但是對於他說去過,我不能理解。或者說,以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來說,我不能理解。
朋友開門接我的時候,依舊掛著一臉欠揍的壞笑。和他一起下班路上我問他:“你聽過他的言論嗎?”
朋友:“時間的盡頭吧?我聽過,聽暈了,後來自己看書去了,勉強聽懂了。”
我:“你信嗎?”
他:“你先告訴我你信嗎?”
我:“我不知道。”
他:“我也不知道……不過,他跟我說過一句話我好像明白點兒了。”
我:“什麼話?”
他:“嘗試著用唯物的角度去理解:瞬間就是永恆。”
注1:理查德。費因曼在1967年4月的一次採訪中對記者解釋量子物理時說:“誰也不理解量子理論。”
理查德。費因曼(Feynman。Richard Philips),20世紀偉大的物理學家。1918年5月11日生於美國紐約市。曾對量子聚變(核)物理、量子(電)動力學和低溫超導做出過傑出貢獻。1965年獲得諾貝爾物理獎。1988年2月15日因癌症去世,享年69歲。
注2:參見《量子物理學:是幻想還是現實》——阿拉斯泰爾。雷著(劍橋出版社)。
參見《自然規律的特點》——理查德。費因曼著。
第十八篇《孤獨的守望者》
他:“在我跟您說之前,能問個問題嗎?”
我:“可以,不過,不要用‘您’這個稱呼了,咱倆差不多大。”
他:“好的。我想知道,夢是真的嗎?”
我十分小心謹慎的回答:“從現有的物理角度解釋:不是真的。”
他:“那,夢是隨機的嗎?”
我:“呃……應該是所謂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吧?”
他:“要是,夢裡的事情跟白天的完全無關呢?”
我:“嗯……那應該是你的潛意識把一些現實扭曲後反應到夢裡了。”
他:“我找您的原因是我從小到大,每隔幾年就會做同一個夢。”
我:“每次一摸一樣?”
他:“不,都是在一個地方,夢裡我做的事情也差不多。但是我會覺得很真實,從第一次就覺得很真實,所以印象很深。我甚至都清醒的知道又是這個夢。努力想醒,但是醒不了。我快受不了了,每次做那個夢後都要好久才能緩過來。所以我透過朋友來找您,我想知道我是不是瘋了。”
我:“是不是瘋了我也不能下判斷,你需要做各種檢查才能確定……你都夢見什麼了?很恐怖的?”
他:“不,不是恐怖嚇人的。”
我:“能告訴我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