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部分(第2/4 頁)
是威儀攝人,可是現在見了本人才知道,有很多東西並不是影像所能完全表達出來的。不知是不是因為裝束與場合的關係,眼前一身龍袍皇冠,高坐上位的秦皇遠比影像中所見的更為氣勢凜然,不怒而威。雖然有著珠冕的遮擋,可是那鋒銳的目光卻並沒有因此而減色多少,目光掃來,如遭雷擊的使臣們全都立刻低首垂目,不敢平視。
“參見秦皇陛下!”
使臣們紛紛躬身施禮,而屬國的國主們則全都拜伏於地,口稱:“外臣參見陛下,陛下萬安!”
嬴政微微頷首,開聲道:“平身。坐吧。”
使臣們這才紛紛落座,一聲清音響起,晚宴正式開始了。
只是宴席上的氣氛不止是算不上熱烈,甚至可說是冷清得有些凝肅。嬴政在開宴時說了幾句開場白之後,就再也沒有出聲。而那些下面的使臣們也都不敢冒然開口,於是便形成了這樣的局面。使得殿中除了音樂聲之外,便基本聽不到什麼別的聲音了。
不過這樣下去也不是個事,眼看著嬴政自顧自的飲酒,偶爾目光掃過下方,那種深邃淡漠的眼神,讓人根本無從猜測他究竟在想些什麼。這位帝王的行事實在是太難測,雖說既然是召見,那必然總是會論及邦交國事,可是放到這位秦皇的身上,那使臣們可就不敢肯定了。
而且要說邦交,所有三等以下的國家和大秦根本就沒有邦交可言,卻一樣在召見之列,這就有些奇怪了。因為無論怎麼想,秦皇都沒有什麼和他們好談的,現在看他這副架勢,該不會只是一次單純的宴請,作為對各國前來祝壽的回禮吧?
想到這,使臣們都坐不住了,原本以為絕不可能見到的壽星終於露了面,這次機會可是千載難逢,如果能夠給他留下一個好印象,那可要比那些星領的領主們一萬句讚譽還要有用得多!尤其是在現在這樣敏感的時期,要是能得到他的一句話,那他們就可以把心放進肚子裡了。
尤其是各個屬國的國主,近期大秦對於屬國那種猜忌和防範的態度,使得國主們都是惶惶不安。心中直罵那幾個自己找死還要牽連別人的國家的同時,都在急思著緩解眼前危機的方法。照著這位秦皇的脾氣來看,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在他們的子孫中找一個放回國替換掉他們。而等待著他們這些前國主最好的命運,也是被送來這可主政星軟禁一輩子,要是不好的話,那可就連命都保不住了!
事關自身的生死榮辱,哪個能不設法自救。這次聽聞秦皇要親自召見的訊息,之所以急忙親身趕來,固然是為了全禮,其實何嘗不是為了保住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
於是,在宴席進行了不少時間之後,一個忍耐不住的屬國國主終於第一個站了起來,向著九重丹陛之上的嬴政施禮道:“外臣隆司嘉參見陛下,祝陛下華誕千秋、福壽永康!”
第七卷 疑雲重重 第四十四章 壽禮
見嬴政目光望了過來,隆司嘉的腰彎得更低,以一種可說是謙卑的姿態接道:“陛下聖壽,外臣無以為賀,略備薄禮以祝華誕。願陛下千秋萬載,福壽無疆!”
各國使臣帶來進獻的禮物早在進殿前就已全都交給了司儀官,這位斯塔國國君的獻禮自然也在其中。不過那份壽禮可不像他謙稱的那樣,何止是不薄,根本是豐厚無比!只是禮物的多寡對於嬴政並沒有什麼意義,他也根本不會去關注哪一國送的禮物比較貴重,但是各國卻不敢在這個問題上有絲毫輕忽,因為在這一點可是反映出他們對於大秦態度的一個重要標誌。
嬴政雖然沒有看到隆司嘉的禮單,但不用看也知道必然不會輕薄,雖說他不在乎這個藩屬送的是什麼禮物,可送禮本身便是一種表達善意的姿態。故而嬴政露出了一抹淺淺的笑意,對隆司嘉微微點了點頭:“嗯。卿的心意朕心領了,免禮歸座吧。
可隆司嘉卻沒有依命回席,而是恭聲道:“陛下,其實外臣還有一件禮物要呈獻給陛下,只是這件禮物事關重大,故而未曾交予司儀官,而留至現在面呈陛下。”
“哦?不知是什麼禮物讓卿如此鄭重?”
“斯塔國!”
話聲中,隆司嘉取出一份文書和一個碟狀的金屬盤雙手高舉過頂,道:“斯塔為大秦藩屬百年餘,得陛下澤被,方有今日之昌盛。陛下威德如海,不止是外臣,斯塔的子民無不感戴。今次陛下聖壽,外臣無以為敬,願將斯塔獻於陛下,今後永為秦臣,萬望陛下俯允!”
斯塔國?嬴政雙眉一揚。望向隆司嘉手中的那兩樣東西,道:“呈上來!”
侍立在旁的一個侍衛應命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