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前些時日後宮的貴妃娘娘還唸叨著大夫人您,說是去年上元節宮內的熱鬧景
象歷歷在目啊。”大夫人一笑,點頭不語。倒是一直沉默的唐昊陽站了起來,嚷嚷道:“我又沒病,讓這個老頭兒走。”
大夫人嘆口氣:“唉,這就是與老先生說的我那一孽根禍胎,先生莫要見怪。”又朝著唐昊陽道:“連長輩的禮數都忘了?”
唐昊陽還想說什麼,被謝青喬拽了拽袖子,氣鼓鼓的坐了回去。見賈老先生倒不甚在意,謝青喬道:“老先生,如若不介意,還請把脈吧。”
話一出,唐昊陽立刻朝著謝青喬瞪了一眼。疼疼疼……嗚嗚嗚,娘子居然掐了他。好吧,把脈就把脈吧,讓這個老頭子把脈也不會掉幾輛肉。唐昊陽袖子一撩
,手直接伸到賈老先生面前,道:“把脈吧!”看的大夫人直搖頭。
老先生不愧在皇宮裡當過差,不急不忙的拿出小藥枕,將手搭好便閉目把脈。謝青喬起了身站到唐昊陽身邊,有些緊張的看著大夫。
聽說在唐昊陽剛痴傻的時候,整日瘋瘋癲癲,唐府尋遍了名醫也沒治好。後來老太太將他帶去寺廟裡住了近一年,身邊除了一個老嬤嬤伺候誰也沒帶。一年後
,再回到唐府瘋癲倒已治好,只是痴傻還在。當時老太太只說,這都是天意,是佛祖讓唐昊陽此生註定如此。唐老爺見到自己的兒子能死裡逃生撿回一條命,
雖說摔成了痴傻,但總比從前瘋癲要好的多便也認了命。從此唐府便很少請大夫來看唐昊陽的痴傻之症,除了免除傷心失望之餘,更多的是大家已經習慣了。
“賈老先生,你看……”見老先生把脈許久,謝青喬還是忍不住問道。老先生捻著須,將藥枕裝入藥箱。待收拾整齊後,才不急不忙地說道:“痴者,而或以
鬱結,或以不遂,或以思慮,或疑惑,或驚恐,以漸而至痴。其症千奇萬怪,無所不至。”
謝青喬聽著連連點頭:“他就是因為落馬受驚,頭部撞到了石頭才變成現在這樣的。您看?”大夫人也走下座,直言請老大夫有話直說,無需忌諱。
賈老先生想了想,說道:“那老夫就有話直說了。”又看了眼唐昊陽,令他張口伸舌,過了須臾才道:“這痴呆之症全因逆氣,氣若順,則神清氣爽;氣若不
順,則頭昏腦脹。老夫觀三少爺他逆氣在心或肝膽二經,氣不清。但察其形體強壯,飲食不減,別無虛脫等症,則悉宜服蠻煎治之,最穩最妙。”
這位賈老先生說話不急不緩,神色淡定,比起以往大夫郎中甚有把握,大夫人很是欣喜,卻不料老先生又道:“然此症有可愈者,亦有不可愈者,亦在乎胃氣
、元氣之強弱,待時而復,非可急也。”
得,後招在這裡。謝青喬心底嘆口氣,這些文人果然說話都是模稜兩可。大夫人也有些洩氣,但還是說道:“還請老先生全力為之。”
賈老先生點點頭,拿起筆墨:“我這有副方子,乃宮中御藥房藥方,能滋補肝腎,填髓健腦。需熟地黃,枸杞子,山茱萸,肉蓯蓉,茯苓,山藥,五味子,細
辛,石菖蒲,大棗,水煎服。一日一次即可。”
大夫人收了方子,命長房拿了一百兩銀子作為謝禮,又喚來丫鬟轎伕將老先生送回府。謝青喬正想抄份方子,卻見著大夫人命一老嬤嬤將方子拿到了府中的藥
房師父那裡,過了半響,待老嬤嬤將方子拿了回來朝著大夫人點點頭,大夫人這才命人將方子抄份給了謝青喬。謝青喬心中暗暗讚歎:“真是一個處處都謹慎
的母親。”
唐昊陽不樂意了,好端端的怎麼又要喝藥?!雖然加了大棗,可那味道還是不好喝啊。謝青喬本以為又要回到“喝藥+親親”的模式中,誰料這次唐昊陽是怎
麼哄硬是一口都不喝,鐵了心要和喝藥反抗到底。其實謝青喬心底也一直認為“是藥三分毒”,可對於中藥她又不那麼肯定這個說法了。
於是,每天哄唐昊陽喝藥又成了謝青喬的頭等大事。在一覽芳華小院,每天都可以看見一個男子在前面跑,後面跟著一群丫鬟家丁,漸漸成了唐府一景。若有
客人到訪,就聽那坐著門口不斷喘氣的花紅說:“咱院子流行早鍛鍊,晨跑,晨跑……”說罷又揮著手絹,追逐清晨的朝陽去了……
七日後的清晨,謝青喬剛“晨跑”完,神情無奈的坐在竹椅上,前後搖著。就見著一人走路帶風匆匆而來,謝青喬絕望地閉上眼,還嫌她這裡不夠亂啊:“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