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1/4 頁)
是三天兩頭沒準兒就會被請進警局。”
警員們筆速如飛的記錄著慕森的每一句話,現在看來,他們離揭開兇手真面目已經越來越近了!因為有了慕森這番側寫,他們就可以從當地各個派出所調查那些特定年齡段的問題少年。再加上,慕森所描述的特徵十分詳細,排查起來也會變的簡單容易的多。
就在他們的會議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會議室的門開了。原來,是死者創口裡的纖維送檢結果出來了。
慕森一看就激動了,快步走了過去接過了那份報告結果。一旁的檢測員還在喘著粗氣,看來是跑著送來的。
“您這給的可真是個急活兒,要求今天必須出結果。我們可是忙的熱火朝天的,才把您這小小的纖維查出個結果。萬幸的是,不負您所託,總算查出來了一點兒您所謂的‘特殊性’。這纖維確實是繩子上的,繩子的本身或許沒什麼太特殊的地方,但是我們從纖維成分裡檢測出來的是,這繩子是常年泡在海水裡的!”
“海水?”慕森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莫子棽這時也站了起來提醒道:“慕森,這是濱海城市。”
慕森的眼裡光華漸盛,嘴角也不經意的流露出了一抹笑意。他拿著報告走到了賀桐的身邊,果斷的說道:“查詢所有碼頭港口的私人停泊船隻、漁船、造船廠、船隻修理等地。一定是一片場地開闊的地方,又或者,有哪些船遠遠的飄在海上,卻沒有作業動作。”
“你、你覺得兇手殺人地點在海上??”賀桐吃驚的看著慕森。他從來就沒想過,第一現場不是在陸地上這一點。
慕森點頭說道:“沒錯,之前屍檢的時候,我們就推斷出了兇手的殺人現場並不是你們發現的案發現場。他需要足夠的空間,偏僻的壞境。試想,還有什麼地方能比大海更廣闊呢?在遼闊的海面上綁架死者幾天,是很難被人發現的。而且,他射殺死者的時候,開了那麼多槍,死者的失血量非常大。如果是在室內或者某一處倉庫之類的地方,他處理起那些血跡會相當的麻煩。但是在船上就不一樣了,血跡被海水衝進大海,證據完全消失。這是一個太理想的作案地點了。”
賀桐聽的有點兒傻,這會兒怔怔的看著慕森,一個勁兒的點著頭,表示他在聽,而且聽的明白。
慕森一說完,賀桐就馬上對專案組成員下令:“嚴格搜查港口碼頭之類的地方,包括那些莫名其妙漂在海上的船隻。找出那個符合側寫的孩子!”
第六十九章 撲朔迷離
就在專案組的成員都準備各忙各的時候,慕森忽然又冒出了一句:“年少,必輕狂。因為年輕,所以狂妄。他選擇了最張揚的方式,連開數槍綁架殺人,是因為他心裡有一種需要得到控制權的需求。他喜歡控制,喜歡掌控一切,喜歡有存在感,所以這種人通常會旁觀警察破案。所以我覺得……你們應該已經見過他了。”
“什麼?”賀桐再次無法置信的看向了慕森。他沒辦法相信也沒辦法接受殺人兇手就這樣從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走過。
慕森解釋著說:“他可能作為報案人、證人、或者圍觀群眾出現在案發現場附近。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看看警察們到底知道了多少。多留意一些案發現場附近出現過的人吧。”
賀桐聽完,點點頭說:“行,我這就去辦,有結果了告訴你。”
慕森此時正在整理投影圖片,他背對著賀桐,淡淡的說了句:“這座城市與眾不同,是我國重要的濱海旅遊城市和港口。如果那第三次槍聲再響了的話,估計近五年來所有的努力就都會白費了。”
賀桐看著慕森的背影,攥了攥拳,堅定的說道:“放心,我不會讓槍聲再響起的!”說完,賀桐就轉身走出會議室了。
慕森這時緩緩的轉過身,看著會議室的大門,似有若無的嘆了口氣。
一旁的莫子棽察言觀色的低聲問道:“看來,你是覺得那第三次槍聲必然會響起了?”
慕森微微的搖了搖頭說:“我不知道,只是一種感覺,好像我忽略了什麼東西……”
透過賀桐的全力緝查,果然查詢到了近期常在碼頭徘徊的年輕人。這個人自己駕駛著一艘較大的船,名曰出海已經好幾天了。最近這兩天才剛回來,外貌特徵極其符合慕森給出的側寫。
賀桐用最快的時間查詢到了那個年輕人的家庭住址。這個年輕的大男孩名叫徐林,24歲。透過家庭成員和檔案來看,不過就是一個簡單普通的家庭罷了。
當賀桐拿到手續,準備去抓人的時候,他叫上了慕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