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部分(第1/4 頁)
娜闖晌�俗�醫淌冢��聳Ρ恚”莆已А���裁矗康降滓�已�裁矗。俊�
眼看呂建的情緒越來越激動,慕森連忙順勢說道:“呂建,既然你已經報了仇了,那個老師你也殺了,還何必為難你自己的家人呢?你看看你手裡的女孩,她是你的妹妹吧?還是個孩子,不應該承受這些的。屋裡還有你的親生父母和親人,你總該對他們手下留情才對。”慕森試圖勸阻呂建,不要再傷人了。已經殺了那麼多人了,也該放下憤怒了。
可是呂建卻用刀連連晃動著說:“不不不,你大錯特錯了。你是不是認為我最恨的老師已經死了,我就該老老實實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了?呵呵,你錯了,我最恨的不是那些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老師,而是他們。”說著,呂建用刀尖指了指自己的身後,意思是指他的家人。
“我從學齡前,就強迫被學習書法,鋼琴,舞蹈,還有一些該學不該學的東西。從邁進幼兒園的那一天,我就從沒脫離過補習班。那些正經的,不正經的,好的,壞的,我也都進去過。有的補習班是真的講課,而有的……呵呵,你們根本就想象不到。從小學,到初中,我被要求每次考試必須第一,哪怕九十九分,我回家都將面臨一頓皮帶毒打。並且,我的家庭作業,複習題,只要是打分的東西,我都必須滿分,否則就是非打即罵。那時候,我很害怕,我特別害怕。每一次考試,我都覺得自己心驚肉跳。我甚至跪下求過老師,那一個標點符號的錯誤,能不能不扣分?因為他們隨手一劃,我回家就是好幾天的噩夢。呵呵……這些,你能想象嗎?”呂建悲哀的看向慕森問著。(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九章 敏感的心
呂建的這種經歷,慕森早就已經推測的差不多了。他必定是承受了太大的壓力,才會衝破理智和底線,做出了後來這一系列無法挽回的事情。
可是海明威也曾說過,這世界會打擊每一個人,但經歷過後,許多人會在受傷的地方變的更堅強。顯然,呂建並不是這種人。他在打擊和巨大的壓力之中變得壓抑,偏激,敏感,更摻雜了暴力傾向。他沒有在痛苦中堅強,反而選擇了在痛苦之後,給人以更加痛苦座位報復。
不得不承認,呂建的經歷是悲哀的。
雖然沒有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卻可以決定自己在面對強壓時候的心態。
慕森覺得,事已至此,再譴責呂建父母的教育方式也毫無意義了。從呂建父母的這些親戚上不難看出這對夫妻的本質。他們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生活水平不高,素質修養不高,但是心氣兒卻非常高。正是因為他們什麼都不高,所以才會把自己完成不了的所有夢想全部寄託在了兒子的身上。於是,他們要求他必須出人頭地,必須光宗耀祖,必須出類拔萃。否則,就是對不起他們的養育之恩,讓他們失望至極。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可是,造成了今天這樣的呂建,是不是和嚴父嚴師也有很大關係呢?
當理智低於了自制力,憤怒高於了自制力,一個殺人不眨眼的惡魔就此誕生了。而自制力的本身,又是哪裡來的呢?是教育,是修養。呂建的父母,以望子成龍之名,強行把自己的夢想壓在孩子的身上。稍有不符合他們期待的地方,便是拳腳相加,甚至是侮辱和謾罵。這本身就是一種缺乏修養和自制力的行為。在一個根本沒有自制力的教育下,如何要求他們的孩子有成熟的自制力可以控制自己的衝動和憤怒?
這全部的連帶關係,毀了一個原本成績優異,刻苦努力的學生。
就像那個校工說的那樣,有些事情,沒有道理可講的。一個平時調皮搗蛋不愛學習的孩子,他要是忽然寫了一次作業,父母一定會激動的感恩戴德。一個每次考試都不及格的孩子,一旦及格了,父母和老師必定會大肆鼓勵和嘉獎。同樣,一個次次都考一百分的孩子,一旦失誤考了九十九,那所有人對他除了失望還是失望,就好像他對不起全世界一樣,讓全世界都失望了。你本來可以考一百分的,為什麼要考九十九?人們習慣把別人的努力出的成果想成想當然,而完全不考慮那些努力背後的心酸和刻苦。
所以,慕森非常理解呂建的這種變化過程。可同情歸同情,理解歸理解,現實歸現實。沒有人有義務為另一個人的不幸買單。呂建的不幸,說的殘酷一些,是他的命不好,是他的心態不好。沒有其他人的責任。那個司機死的太冤了,因為那個司機而導致的重大車禍中死去的人更冤!所以縱使呂建有百般的委屈,他也必須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
慕森看了一眼呂建挾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