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第1/4 頁)
阿里漢到底是個回鶻兒,對漢話一知半解,瞪大雙眼:“什麼網,啥意思?”
說說笑
眾人向外面走去,一邊走著帛夫人對宋陽道:“只待離開無人區,我便傳訊回去,要山坳中人小心戒備,說不定燕頂會趕在咱們前面。”
燕頂和花小飛現在正重返人間,宋陽對他們的行程一無所知,帛夫人就是怕他倆不回燕國而是直接取道南理去山中尋夜叉,以這兩人的腳程如果全力趕路,一定會趕在宋陽等人之前抵達山坳,此事不可不防,要立刻通知山坳中的同伴準備。
山坳裡現在只有一千多蟬夜叉,但還有大批到其中避難的山溪蠻、隨同小皇帝一起進山的數千精銳禁衛,憑著這樣的武裝,只要大家有所防備,燕頂去了就凶多吉少。
宋陽對帛夫人點點頭:
“這是自然,訊息要儘快傳回去,又要小狗們辛苦了。”
帛夫人擺了擺手示意宋陽不用客氣,跟著笑道:“最盼著的,還是燕頂先回燕國料理些閒雜事情,然後再去山坳送死,這一來便給了咱們些時間趕回去,讓你能親眼看著他死。”
曾經,這世上對宋陽最好、最親近的人就死在燕頂手中,為了報下這個仇,宋陽不惜血洗這座世界,若不能親眼看著仇人死在自己面前,對他而言無疑是個巨大遺憾。
可是沒想到的,聞言後宋陽卻搖了搖頭:“這趟回去,我應該不會在山坳裡多待…很快我會再啟程。”
不止帛夫人,幾乎所有人聞言後都是一愣,顧昭君最快,第一個追問:“什麼意思?你不打算守株待兔?不想看他燕頂死?”
“燕頂這次成了兔子,可是不止一根樹樁的,說不好他會撞哪根。”宋陽的回答乍一聽有些雲山霧罩,但只要稍加琢磨就能明白他的意思……有關洪太祖復國的部署,現在大夥知道了其中三項內容:一是蟬夜叉、二是北地荒原的沙民、三則是東海深處的孤僻小島。
沙民這一項不必多說了,他們和蟬夜叉不同,這一族對大洪完全沒概念,洪太祖要後世把他們收為己用的辦法也是欺騙加拉攏,此事已敗,就算國師頂了大洪密使的身份去找沙民,對方也指定不買賬,燕頂當然能明白這一重,犯不著去白費力氣。
至於剩下的兩項,國師究竟是會先去尋找蟬夜叉,還是會去海外小島上看通判弟子算出的結果?
兩根樹樁,兔子會去撞哪根?宋陽打算帶人出海,去守另一根樹樁子。
帛夫人皺眉:“捨近求遠,沒這個道理。”蟬夜叉的藏身之處再怎麼偏僻,畢竟還是在中土上,小島則孤懸海外,就算燕頂要把洪太祖的安排全部挖掘出來,按道理講也會先去找蟬夜叉,再去找通判弟子。
“從路途上看如你所說,沒錯的,但是從重要程度上看呢,”宋陽想事情的角度,和同伴差異很大:“蟬夜叉雖然精銳,但規模實在有限。燕國既不缺錢也不缺兵,蟬夜叉揹負的任務,大燕精兵也能勝任;沙民能做的事情,燕軍更遊刃有餘,是以燕頂花了幾十年來偵查山谷,為的肯定不會是洪太祖留下來的軍兵力量,他真正看重的是洪太祖的設計。以燕的實力,若能再拿到這個設計,中土世界基本就落入景泰囊中了。”
“再說那座海島,十代通判弟子在獨處其間,日夜算計,不用問他們算出的那個‘柒伍叄’,是洪太祖復國圖謀中的一環,但這一環丟了。洪太祖在世時通判弟子還沒能算出結果,再後來乾脆連‘小島算計’這件事都被後世給丟失、遺忘了……洪太祖的復國部署,究竟是個多大、多複雜的計劃,咱們不得而知,但能肯定的是,少了那個‘柒伍叄’,這計劃就是不完整的。”
“如此一來,燕頂就算了解了洪太祖的全盤部署,他得到的也仍是個殘缺的設計,想要補全它,燕頂就非得找到通判弟子計算的結果不可。”宋陽加重了語氣、給出結論:“由此我覺得,燕頂出海去小島的可能,會比著去蟬夜叉山谷更大些。”
說完,宋陽停頓了一陣,容同伴們思索過後他又放鬆了語氣:“再就是蟬夜叉山谷的埋伏,我全不擔心,燕頂如果要去收服蟬夜叉,他就得冒充大洪密使的身份,不可能帶著一支大軍過去,憑著我們在山坳中的人馬,只要他去了他就沒活路了;但小島上沒有我們的人,且島上的地形更復雜、戰場更開闊,怕是不好打,我得過去。”
宋陽要先回南理山坳沒錯,但他只是去匯合蘇杭,帶上船員穿越南荒,再度出海去……
帛夫人皺眉,宋陽的道理她完全明白了,但還是沉聲勸道:“這件事你要想好了,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