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頁)
命中。
幽靈戰機暫時只有半個編隊,還有一架運輸機以備不時之需。
工程灣裡步兵的火力和裝甲,以及兵工廠中裝甲車的火力和裝甲都已經升級到第一級,步兵研究院中提供的五種科技也已經全部掌握了,只不過步兵研究院不止於遊戲中提供的功能,五種科技完成之後,還有其他的作用可以揮。
楊鷹曾經下令,讓研究院去研究將機槍兵武器的鐳射化,他認為由於現在是二十六世紀,雖然動能武器還有使用,但是用鐳射代替子彈是大趨勢。
因為子彈的度是有限的,當距離一增加,就要受到風力、溼度、引力的影響,攻擊距離難以過一千米。而鐳射槍則不同,鐳射不必考慮上述影響,而且後坐力幾乎沒有,只要有好的瞄準器械,哪怕在三千米,甚至五千米的距離都可以準確命中敵人。
只不過現實很殘酷,研究院裡的研究人員們用大量事實證明機槍兵配備的c-14“穿透型”高斯步槍在技術層面完全勝過鐳射槍,在配備了u-238貧鈾彈之後更是如此,而一千米以上的射程作為火力支援的機槍兵是完全不需要的!
(請注意,機槍兵只是俗稱而已,其英文marine的意思是海軍6戰隊,用的是全自動步槍,而不是機槍!不過本書以後還是會沿用機槍兵這個名字。)
此事生之後,楊鷹決定不再用自己半吊子的軍事知識干預兵器研究。
與研究院相類似的,重工廠自帶的機械庫中,能研究與裝甲車輛有關的各種科技,此時也在研究裝甲車輛磁力化的課題,畢竟用輪子和履帶的驅動有著侷限性,不如磁力驅動可以適用於各種複雜地形。
人族最後的建築兩座科學設施也已建造完成,分別配上了諜報研究中心和物理實驗室,人族最強大的力量,核彈和戰列巡洋艦也研究出來了。
只不過在前進的道路上,出現了問題,分別有了好訊息和壞訊息。
好訊息是,核彈和戰列巡洋艦的威力變強了整整一百倍!
壞訊息是,所需要的水晶、瓦斯氣、建造時間,也提高了一百倍!
在楊鷹看來,這種結果是可以接受的,在遊戲裡,堂堂戰列巡洋艦,用鐳射炮一下居然轟不死一個機槍兵,連架起的坦克炮都不如,枉費了戰列巡洋艦這個名字!用這種戰巡怎麼打天下?
現如今,一艘戰列巡洋艦雖然需要四萬水晶、三萬瓦斯以及二十二個月的時間來建造,但是威力卻當得起這個名字!
而核彈也有了真正核彈的威力,不會一彈下去,範圍小不說,被攻擊的單位只傷不死。
只不過限於資源並不充足,楊鷹不打算在最近開始建造這兩種最高戰力。
正文 第三十章 戰爭臨近
夜晚,第七艦隊臨時兵營。
全封閉體育館中,楊鷹的身影翻轉騰挪,顯得比過去矯健許多,手中藍色光劍吞吐不定,化作一道道光影。
龐謙大師則在光影的包圍中,用手中同樣的藍色光劍隨手阻隔。
兩把光劍時不時相撞,剎那間出滋滋的響聲,然後又分開。
楊鷹使出渾身解數,光劍揮灑自如,招式連綿不絕,將一個月來所學的劍術完全揮出來,或掃、或刺、或點、或轉,各種手法全都用上,但是仍然無法攻破龐謙大師滴水不漏的防禦。
上百招過後,龐謙大師帶著欣慰的表情,點頭喊道:“停!”
楊鷹頓時一個後空翻向後跳出五米遠,然後關閉劍光,右手反握劍柄,雙手放下,停了下來。
龐謙大師也將劍光關閉,“你使出的對光劍劍法進步很快,基礎劍法也有了十分火候,接下來哪怕你自己練,也不會出岔子。”
如果說念力書是九陰真經,那麼劍術書就是獨孤九劍,除了基礎劍法之外,其中還有四套應對各種情況的劍法。
第一套是對光劍劍法,可以對付各種使用光劍的對手;
第二套是對雙頭光劍劍法,可以對付各種使用雙頭光劍的對手;
第三套是對雙劍劍法,可以對付使用兩把光劍的對手;
第四套是騰空劍法,可以在雙腳離地,身體騰在空中時,使用的劍法。
這四套劍法的整合度非常高,單獨拿出來也是能開宗立派的高等劍法。
最近幾天來,楊鷹修煉的就是對光劍劍法,因此時常和龐謙大師切磋,只不過大師劍術高,遠在他之上,對劍法的理解和戰鬥經驗更是勝過他許多,楊鷹一直無法取勝。
不過經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