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第3/4 頁)
啊,你這堂姐夫以前可沒這麼有家底。當年他娘去世後,他舅舅雖然給他爭了十畝地和一半的鋪子租金,可那鋪子卻沒分,只道以後分家不得少了他那一份罷了。十畝地也就夠吃夠喝,那一半租金每年五兩看著不少,難道他們家不要花用,能存下多少銀子開得了這鋪子。”
說完,陳桂枝就有些吊胃口的看著宋添財,臉上就差寫滿了“我知道內情,快來問吧”的神情。宋添財雖然沒多大興趣,可只要能讓陳桂枝心情變好,他也不介意八卦一下。
於是,宋添財很從善如流的問道:“那是怎麼回事?難道這堂姐夫在哪發了橫財?”
陳桂枝聽了搖搖頭道:“他現在手裡攥著的銀子就是他家那間鋪子賣的銀子。聽說那鋪子地段好鋪面又大,一出手就賣了兩百兩。劉坤武和他大哥一人分了一百兩,兩人這才有本錢開鋪子了。”
宋添財聽到這倒是聽出了些興味:“不是還有個小楊氏,聽說她可是生了一兒一女,就是賣了銀子有她這個長輩在,不說多分給她兒子,可也絕對不會少了她兒子的。這可有趣了,難道是她有什麼把柄落在堂姐夫身上了。”
小楊氏名聲再不好,作為他們的繼母,也是長輩。劉大梁的家產她也是有資格去爭取的,再說都是兒子,那麼大一筆銀子,這劉坤生也不會白白放棄的。所以,必然是他們拿住了什麼把柄。
“可不是,那小楊氏光顧著得意了,當著劉家的家,瞧著多神氣。等劉坤武一病倒,躺在床上說不出話來,立馬鬧著要把長子分出去,把家裡的鋪子都留給她的親兒子。連劉坤武的那份都想吞了,可她卻沒想到,劉坤武和劉坤文一起請族裡開了祠堂,言明這小楊氏乃是二房妾氏,老三劉坤生是庶子,家裡的家產能分上兩成就是仁義了。眾人這才明白,當年劉大梁是想扶正小楊氏的,可這田氏孃家不樂意,不願意出文書,這小楊氏就沒能扶正。可這小楊氏就以為她是劉家唯一的女主人,自然也就是劉夫人了。鬧了半天,這妾還是妾。沒有原配孃家的許可,扶正根本就是妄想也不符律法。”陳桂枝解釋道。
最後,她還補上一句:“小楊氏也可憐了,因為是妾,劉坤文和劉坤武根本都不用搭理她。她兒子也因為這妾生子的身份,分家只得了八畝地,鋪子是一分沒摸著。所以說,這好好的女兒家,說什麼都不能去做小。不然,不僅自己糟踐了自己,還得連累孩子。”
第44章 何必
宋添財可不覺得小楊氏可憐;種什麼因結什麼果,她自己先和劉大梁勾搭的,後又苛待劉坤文劉坤武,最後落到這個地步可謂自作自受。劉坤文可是她親姐姐的兒子;還不是照樣苛待,也活該逼急了劉坤文聯合了劉坤武狠狠的打了小楊氏的臉面。
要知道小楊氏的孃家也是劉坤文的外家;若是小楊氏待劉坤文稍稍好些,也就沒有劉坤武這個老二什麼事情了。畢竟,壞了小楊氏的名聲,也是壞了劉坤文外家的名聲;劉坤文這樣做是準備不認舅家了。
不過;宋添財倒是挺佩服劉坤武的舅舅田大富的。本朝律法;嫡庶分明,要想扶正小妾,基本上是不太可能。如官宦人家,那就是妄想,可謂一日為妾,終身是妾,不然,亂了嫡庶,可是會壞了血脈傳承的。
若是商戶平民想要扶正,手續也是極其嚴苛的。必須得家中嫡出子女的認可還得有已過逝正妻孃家出示的同意文書,去衙門辦理才能生效。不過,即使這樣,若是這扶正的妾所生子女是在她做妾的時候生的,也比不過她做妻時候生孩子的地位,更何況是先頭的嫡子。
所以,在本朝做妾真不是什麼好選擇,即使是二房貴妾,也是妾。村子裡的人懂得少,更何況小楊氏一個婦道人家,肯定是以為她自己孃家出了文書她就能扶正了,卻沒想到必須還得要田家的文書。做得太過,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
這麼一想,宋添財覺得劉坤武心機手段都夠,他還是小瞧了這位堂姐夫,也許以後可以多多合作也不是什麼壞事。有錢一起賺,只要對他胃口,不是那藏奸之人,他也是很樂意多幾個人幫忙的。再說了,一個好漢還得三個幫呢,有現成的人選,知根知底的,多省事啊。
和陳桂枝閒聊了一會,陳桂枝果然不再愁容滿面的了。瞧著未時已過一半,讓宋大山套了牛車,喊上宋添財搬著年禮準備回孃家去。本來陳桂枝還想把宋小寶帶過去給她娘看看,被宋添財攔了下來。這回去還不知道那兩個舅舅什麼態度,帶著孩子多不方便,不要嚇著宋小寶才是。
最後,母子兩人就往著陳家村趕去。
陳桂枝的孃家在陳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