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部分(第2/4 頁)
呢。”
劉坤武在旁聽著,心裡豎起個大拇指。薑還是老的辣,他叔公來這個一手,先把劉老三在村子的幫手給除了。沒了兩個兄弟的幫襯,看劉老三一家還能怎麼蹦躂。
劉廣良答應了一聲,匆匆回家去了。他家裡的兒媳婦就是劉老三的妹子,因為是劉老三爹孃收養的一個親戚家的姑娘。他這大兒媳傅翠花最是護著孃家,對三個哥哥就像護崽子的老母雞般。
劉廣良回到家中就和自己婆娘於氏說了這事;於氏對自己兒媳婦傅翠花其實是比較滿意的。從傅翠花嫁進劉家起,伺候公婆,操持家務,樣樣做得都不錯,還給她家生了一兒一女湊成了一個好字。
可這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傅翠花就特別護孃家。這也能理解,當初傅翠花四五歲大的時候,家裡遭了難,爹孃都去了。只剩下她這個小孤女,親戚好友都不大樂意收養她。最後,是她大姨也就是劉老三的親孃收下了她。
劉老三的親孃瞿氏是個慈善婦人,對著傅翠花那是視如己出,養她長大,還給她找了門好人家,賠了嫁妝嫁出去。只不過,好人不償命,早些年就去了。傅翠花自認為是個有良心的,養父養母沒孝順到,就幫襯三個哥哥。
每次老劉家有啥事,傅翠花是總是出力最多的一個。劉廣良和於氏雖然覺得傅翠花有些巴孃家,可這裡情況又不大一樣。要是傅翠花對著她三個哥哥不聞不問,旁人不僅要道傅翠花忘恩負義,怕是也會說她們家不講情義。
這麼一幫襯就幫襯了十幾年,於氏自認為心眼不算小,可也有些吃不消。這不是劉家老大劉生光家要娶兒媳婦,就是劉老二家劉生祖家要嫁姑娘,劉老三劉生耀家也時不時的出點小事,這些都要她家出些銀子,花得她心裡直抖索,可又說不什麼話來。所以,即使傅翠花能幹孝順,她也是一肚子怨氣。
要不是小兒媳婦陳氏肚皮實在不爭氣,到現在也沒生出個孩子來,她真想去小兒子家養老了。不然,她家這點家底給了老大家,最後還不知道有幾分能落在大孫子身上。現在,劉生耀一家倒好,直接捅出了這麼大簍子,還要害得她大孫子娶媳婦,連累她孫女嫁人,於氏是直接對著傅翠花發火了。
傅翠花聽完於氏的一陣罵都快傻了,這個時候才知道自己三哥家做了什麼。這要是傳出去,大哥二哥和她家的孩子還能有好媳婦好女婿嗎?這個時候,劉廣良已經讓人去喊了劉生光夫妻和劉生祖夫妻來了自己家。
這兩對夫妻被叫來的時候一頭霧水,等劉廣良一說,劉生光的婆娘就做地上哭了起來,大聲喊著劉生耀家害人,這是要逼死她女兒啊。原來,劉生光的大女兒嫁的人家嫌棄她家大女兒沒生兒子,好在她大女兒抱了小叔子家的兒子過來,才算堵住了婆婆的嘴。
當初,劉採蓮不見蹤影,她大女兒的婆家差點就想借著這個事情來發作她大女兒,好休了她重新娶個能生兒子的女人回來。好在那時,劉生耀一家賴掉了,又鬧了宋家一場,先發制人,才讓她女兒的婆家沒開得了這個口。
但現今的事情一傳出去,她那狠心的親家怕是再也容不得她那可憐的女兒了。她女兒還有兩個親女兒在婆家呢,要是被休了,以後還能有什麼好日子過。劉生祖夫妻兩個也是一臉苦相,他們也都是有兒有女的人,這事一出,都得受牽連。
劉廣良瞧著火候差不多了,這才慢悠悠的開口道:“其實,這事人家宋家也不想趕盡殺絕。宋秀才仁義,說得也實在。誰欠了他的,他就要誰還來。我知道你們兄弟兩個都是實在人,行事都是規規矩矩的,沒半點讓人講究。可偏偏攤上了個見錢眼開的兄弟和妯娌,為了幾百兩銀子就牽累了你們。”
劉生光的婆娘一聽劉廣良這麼說,立馬委屈上了,說道:“老三那對黑心肝的夫妻,拿銀子吃香的喝辣的的去了。咱們做哥哥嫂嫂的沒佔一份好處,可事情一出,卻是我們跟著受連累。我可憐的女兒說不準都要被婆家嫌棄,他們做的孽憑啥讓我們家來擔啊。我這就上老三家去問問,讓他們賠我兒子女兒的好姻緣。”
劉廣良皺了下眉,半響開口道:“其實,這事也不是非得鬧的沸沸揚揚。人家宋家說了,只要我們教訓劉老三一家一頓,再讓他們把吞了的銀子吐出來,這事就算完了,他也就不追究了。且宋家還不要這些銀子,都把銀子留給我們劉家村壓壓驚。叔說了,你們被劉老三家牽連的最多,等劉老三吐出銀子來了,另給你們兩家五十兩銀子貼補。我醜話說在前頭,這事是劉老三家做的孽,你麼要是敢私下幫著他,你們自己看著辦。就是他給了你們些好處,等到時候,宋家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