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部分(第2/4 頁)
沒避著讓開他,瞧著周圍幹活都是一個個年輕夫妻在幹;趙言修這個時候忽然覺得,或許在他大哥心裡,他的位置還要更近一點。
宋添財心疼趙言修頭次幹活累,自認為是做大哥的;就把挑水的活給包了。讓趙言修澆地;他來挑水,這一來一回的;跑得他氣喘吁吁的。宋大山回去一趟;帶了一大罐子的井水鎮過的綠豆湯過來;打算繼續幫著澆地。要他回去閒著,他心裡就想螞蟻爬的似的難受,就又回來了。
他有些討好的對著宋添財道:“添財,你們先來喝兩口綠豆湯,我幫你們澆會。”
宋添財哪看不出宋大山的心思,想想現在天也不是很熱了,宋大山也回去歇了一會,澆會地也沒多大事就答應了。宋大山高興的接過趙言修手裡的農具,立馬去澆地了,深怕宋添財反悔又不讓他幹了。
宋添財把綠豆湯遞給趙言修,看著他順著臉頰流下的汗,心裡特別的瓷實。瞧著周圍夫妻成雙成對的幹活,宋添財感覺自己也和他們似得。趙言修喝了一大口,把罐子給了宋添財,宋添財拿個大葉子給趙言修扇扇風。
趙言修對著宋添財道:“大哥,我不累,你自己歇歇吧。還有幾畝地,咱們快些澆,就能澆完了。小時候讀書讀到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再也想不到糧食來的這麼不容易,叔叔嬸子這麼些年種地真是不容易,比我們要能幹多了。”
這話倒不假,以前宋添財總覺得宋大山軟化,沒脾氣,還總充當爛好人。可瞧著宋大山在地裡忙來忙去,再一想,這些年他就是在土裡一粒一粒刨出的糧食養活了妻兒,還培養了宋添財讀書習字,給他娶妻生子,幾乎做了父親能做的一切。他以前或許對宋大山還是要求太高了,宋大山再有不好的地方,也幫著陳桂枝和原身撐起了一個家,遮風避雨,讓他們有所依靠,這樣也就足夠了。
能力或許有強弱,但真心卻沒大小。宋大山的慈父心,宋添財從不否認。宋添財想,他以後或許可以待宋大山更好些,宋大山犯糊塗他糾正,宋大山心腸軟,他看著,一家人在一起就是福氣,奢求十全十美卻是妄想了。
這個時候,也有許多人家開始給地裡幹活的人送些水過來。宋家的地靠著大路,宋添財坐在路邊,倒是遇到不少人。前些天才散出去那麼多糧食,村裡人正是感念宋家好的時候。
這不,宋家村年紀最大,宋添財喊三叔公的宋世同杵著柺杖在孫子的陪同下,提著一壺水給他家幹活的人送水。他家已經喝過水了,他最小的孫子才九歲大,提著茶壺,瞧著宋添財有些害羞的喊了一聲“添財哥”。
宋添財趕緊起身給這位三叔公打招呼,他雖然跟宋大山一家並無什麼親戚關係。可因著輩分大,人也和善公正,很得村子裡人的敬重。
宋添財喊的大聲,可惜,這位三叔公耳朵有些背。對著宋添財開口道:“大山家的娃娃,我們這群老不死的可沾了你的光了。你這孩子仁義,又出祭田,又給米麵的,心大福大,以後啊,好日子多著呢。大山啊,你真是生了個好兒子,咱全村都跟著有福了。”
宋大山也跑過來給送大同打招呼,聽著宋世同這麼說,連忙罷手,臉都要紅了。可惜,宋世同耳朵實在是背,聽不大清楚,只能看著宋大山比劃。這一轉頭,又看見了站在宋添財旁邊的趙言修。
對著宋添財道:“這個男娃娃就是你那小媳婦吧,長得好還肯幹活,嗯,你這孩子眼光不錯,不錯。”
宋添財一愣,轉而看了一眼趙言修,趙言修聽著這話卻是連脖子都要發紅了,也不知道為什麼心就有些發燙。宋添財瞧著趙言修不好意思的樣子,心忽然跳快了幾下,想解釋的話卡在嘴裡忽然說不出了。
倒是宋大山笨舌笨嘴的和宋世同比劃了一陣子還是沒讓人弄明白,只好看著宋世同帶著小孫子搖搖晃晃的回家去了。宋大山心裡有些鬱悶,別看他平時不怎麼說話,可知道的事情卻不少。
這村子裡不知道何時就說趙言修是他家添財的契兄弟,所以,他家添財這麼有錢有本事才沒想過娶妻納小。還道當初他家添財的能一下子掏出那麼多銀子出來,肯定是趙言修帶了嫁妝來。說的有鼻子有眼的,就好像真瞧見了一樣。
宋大山雖然心裡也覺得他兒子的本錢該是從趙言修那兒拿的,可卻知道他兒子和趙言修絕對不是契兄弟。這麼聽人說他兒子,宋大山說不上多氣憤,可就是擔心趙言修。他有孫子,不太反對自己兒子找契兄弟,可這趙言修是舉人家的兒子,銀子更是不缺,又不像他家兒子有了小寶留了後,這樣一傳,以後哪家好人家的姑娘願意嫁給他,這不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