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2/4 頁)
海對自己問道,於是搖搖頭道:“功夫需要刻苦連才行。”
李海點點頭,依舊是一臉慈祥的道:“想要成為高手就需要一些高人指點,閉門造車你們感覺能有成就嗎?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就好像一直筷子你輕輕就可以折斷,但是十根、一百根呢?一千呢?你還認為可能折斷嗎?”
秦偉懿和陳綺雲搖搖頭,表示不可能。
“我們中國功夫源遠流長,沒有一門功夫可以說是一個人創造的,都是經歷幾代或幾十代的人不斷糾正才傳下來的,可以說是千錘百煉也不為過。”李海繼續道。
“難道現在的功夫就沒缺陷了嗎?一點都……”秦偉懿感覺外公說的話太肯定,於是笑呵呵的問道。
李海一愣,沒想到自己的外孫竟然問自己這個問題,但更多的是欣慰,因為自己的外孫肯動腦,這是練武要達到高手就需要動腦筋,多動腦筋多總結對練功總沒有害處。
於是道:“當然有缺陷,但是懿兒,你很難找出,那些功夫都是幾百年以至上千年的運用所得,你想要找出缺陷是很難的。”
李海看著秦偉懿一臉無奈的樣子繼續道:“一個高手,對於功夫的理解可以說達到了一定的程度,如果叫你,那可以說是功夫的精簡,甚至可以說是精華,因為他們和那些不是高手的人不是一個起點,當起點高,你就會發現功夫也就越簡單。當然更需要自己努力,畢竟‘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嘛。”
秦偉懿和陳偉懿略微消化著李海的說,但是還是年齡小,知識有限,理解的不可能透徹。
李海也不需要他們理解,也就是介紹一下,叫兩人有個認識就行了,自己這次帶兩人上山就是要求他們知道‘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要求他們能夠站在高起點要求自己。
過了會秦偉懿問道:“外公那機遇呢?”
感覺他們消化的差不多了,於是站起來走到兩人中間道:“機遇,我說機遇是最重要的。因為達到高手的有許多,但是真正達到頂峰的人不多,這就是機遇問題了。機遇你可以說是多方面的,頓悟那就更是一種機遇。這種機遇可以叫你在一夜之間有高手到達頂峰,但是也就是這機遇,可能叫你一輩子都在高手這個位子無法達到頂峰。”
秦偉懿看著陳綺雲,看到陳綺雲不說話,於是問道:“外公,這機遇這麼才算遇到?好遇到嗎?”
李海哈哈大笑,道:“傻孩子,你這個時候這麼傻了啊!如果機遇真的很好遇到,那我們功夫就不能算博大精深了,應該是精深精湛了。”
“但是,……”
“但是什麼,外公你快說啊。”秦偉懿聽到‘但是’二字就感覺機遇是有辦法很好捕捉的,於是急切的問道。
李海想了想,還是不想說,因為這種方法很危險,成功和失敗的機率是五五之數,要是僅僅是五五之數也就算了,但是成功後還有存活與失望這個機率,這個機率也就是5/100,也就是說這個機遇大,但是死亡率更大。
其實這個機遇也就是科學上所有的開啟人體潛能,將人體潛能超過極限開發,最大限度的運用潛能挑戰一切,但是這也等於自殺的一種形式,他不能等同於脫力,確切點說應該力竭而亡的表現過程。
秦偉懿看到外公說話說了半截,於是抓住外公的手道:“外公你快說啊,但是什麼?”
李海知道今天不說是不可能了,好奇害死貓,更何況是好奇心更重的孩子呢?
於是無奈的道:“戰場也許是最好的機遇戰場。”
“戰場?”秦偉懿和陳綺雲驚訝的叫到。因為二人在平時的書中瞭解站上就是打仗,也是要死人的地方,心裡對戰場很排斥。
“不錯,是戰場。當一個人在死亡邊緣的時候是最容易領悟的。”李海解釋道。
秦偉懿和陳綺雲不解的看著李海。
李海繼續道:“我國上下5000年,其中有三個時期是功夫發展的時候,也是這三個時期叫武功有了飛速的發展,也就是這三個時期是我們國家出現的高手最多的時期。這三國時期分別為春秋戰國、三國以及國民時期。”
“春秋戰國、三國、國民是什麼啊?為什麼這個時候武功可以練到高手呢?”秦偉懿不解的問道。
“春秋戰國、三國和國民也是三國代號,至於為什麼?我說過是因為戰場,這三個時期是大動亂事情,戰陣經常爆發,想生存就必須有實力,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道理。”
李海不想多解釋,更希望兩人不能理解,因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