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歸家(第1/2 頁)
《你見過凜冬》最快更新 [aishu55.cc]
十二月末,還差幾天就是元旦。
許夢冬在黑龍江伊春林都機場落地。飛機下降盤旋的時候,她透過飛機小窗往下瞰,認出連綿蜿蜒的銀白山脈,是剛下過一場雪的小興安嶺。不知怎麼,一顆多年懸著的心忽然就落回了實處。
大多數行李早已經郵寄回來,此刻擱在她腳邊的就只有一個二十六寸行李箱。
姑姑和姑父來機場接,約好了似的,全程沒有詢問許夢冬任何關於工作上的事。他們不知道許夢冬在娛樂圈到底實績如何,拿了什麼獎,只知道這些年她遭了不少罪,節食得了胃病,吊威亞拍戲傷了腰,被變態粉絲潛入家裡偷拍,往床上放死老鼠......
得知她和經紀公司解約,退圈回老家,姑姑姑父都鬆了一口氣。
哪裡都不如家裡好。
晚飯就在家裡吃,算是接風,一桌子家常菜——酸菜白肉血腸,炸蘑菇,尖椒幹豆腐,全都是許夢冬愛吃的。現在不用控制體重了,她大口大口扒著米飯,順便聽姑姑和姑父閒聊。
“要我說,你今年就別幹了,現在採山不掙錢,在市裡隨便找個保安打更的活,一個月也能兩千多,還清閒。”姑姑往許夢冬碗裡夾肉,話是衝著姑父說的。
姑父沒抬頭,悶聲道,“採山採山,我當一輩子採山人了,離了山我什麼也不會幹。”
採山人,是指在林區裡採集山貨的人,是小興安嶺地區延續了許多年的行業。
伊春百姓們靠山吃山,一年四季,大山都有饋贈。暖和的時候有野菜,野生木耳,天冷一些就是山核桃,榛子,靈芝。採山人把辛苦採來的山貨裝滿一個又一個編織袋,然後拉到市場上售賣。
辛苦,勉強養家餬口。
姑父是老採山人了,許夢冬小時候一直和姑姑姑父住在離林區近的鎮子裡。不誇張地說,她從小到大的學費生活費,一根筆,一個本子,都是靠姑父採山賺來的。
每一頁紙都在濃郁的松油裡浸泡過,是苦澀的。
而像她一樣長大的林區孩子,數不勝數。
“鎮上人都往市裡跑,你可倒好,鼕鼕給咱們在市裡買了房子,你還要回鎮裡。”姑姑還在抱怨:“鎮上那老房子還能住人麼?有好日子你不過,有毛病。”
姑父嘴笨,不說話了,半天憋出來一句:“再幹最後一年,把然然明年上大學的費用掙出來,然後就歇了,我也累了,現在上樹打松塔,腿都打顫顫。”
然然是許夢冬的表妹,姑姑姑父高齡得女,在市裡高中讀高三,這會兒正一手拿筷子,一手拿手機,單手敲字敲得飛快,不知道在和哪個同學聊天,飯也顧不得吃。
姑姑厲聲:“鄭超然!”
“知道了知道了。”表妹悻悻把手機收了起來,埋頭吃飯。
許夢冬原本是沒參與飯桌話題的,直到姑父提起另一茬:“村裡新建了個菌種培育基地,那也招工,我研究研究,去那也行,工資給得不少。”
姑父想起什麼,看向許夢冬:“現在負責的那個基地的,是鼕鼕以前的同學。”
許夢冬抬頭:“誰?”
“姓譚。”
許夢冬一愣。她從小到大的同學裡姓譚的,怕是就那麼一個。
姑姑也想起來了:“啊,譚什麼?我記得鼕鼕讀書時候有個關係特別好的男同學,是不是就姓譚?經常送你回家的那個。”
許夢冬被一口蒜醬辣到,急忙喝了一口水。
“嗯,譚予。”
“啊對對對,就是他。”姑父說。
許夢冬很久沒見過譚予了,和她離家讀大學在外闖蕩的年頭一樣久。
但在漫長的分別之前,是更加漫長的形影不離,和朝夕相伴。
許夢冬認識譚予是在初中。
許夢冬家在鎮子上,學校卻在市裡,有些距離,來回不便,她就申請住校,一個星期回家一次,坐大客車。和她一樣的還有幾個女孩子,都是從周邊鎮縣來市裡讀書的。夏天還好,冬天天黑的早,班主任擔心這幾個女孩子安全,就把譚予推了出去,勒令他,確保把每個女生都送到家,然後自己再坐最晚的大客車回來。
譚予沒法拒絕。
一來他是班裡個子最高的男生,男生要照顧女生,這是每個東北家庭都有的“家訓”。二來,班主任是他老媽。
就這樣,譚予護送一隊女生,這一送就是三年。
許夢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