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部分(第2/4 頁)
說真的就是一點小意思,就算傳出去,別人也不會說什麼,就好像是天經地義的一樣,但是對於這些族人的厭惡是深植在楊凌內心最深處的,所以楊凌斷然拒絕了楊凌族人的投靠,同時表達了自己三年之後會將祖墳遷往京城的想法,這就是等於表明自己會另立門戶,斷絕以前的一切關係。
結果可想而知,這些族人自然大罵楊凌忘恩負義,數典忘祖,甚至揚言要上書朝廷,彈劾楊凌這個不知道孝悌的人。
楊凌冷笑道:“我父母雙亡,你們也從來沒有撫養過我,談何為孝?至於兄友弟恭……”楊凌冷笑著指著三叔公的孫子說道:“要不要我來說說,當初這些人是怎麼嘲笑、愚弄我的?”
這件事就像是大海里的投下了一顆小石子,在楊凌心裡根本翻不起一點浪花出來,因為楊凌現在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忙了,那就是完稅。
秋收到了,糧食也開鐮了,託老天的福,每一天都是豔陽高照,秋收期間最怕什麼?怕下雨!因為一下雨,影響收割的時間不說,還可能將地裡的莊稼都給澆壞了。
在古代,朝廷最重要的稅收就是來自農業,最嚴重的就是明朝,居然商不收稅,這你能信?雖然成朝商業一樣是要收稅的,但是農業稅依舊是最重要的稅收來源。
本來這件事只需要交給書辦們去做就好了,但是楊凌還是決定親自做。當是調研了,楊凌得想辦法將農民儘可能地從農地裡解放出來。
今天是茶亭鄉的百姓來交糧。一大清早,各村的百姓就在村正的帶領下。拉著一車一車的糧食來到縣城,楊凌看著這些人居然連個牛車、馬車什麼的都沒有,只用自己的身板將一袋袋的糧食給拉過來,不禁心裡湧起一股神聖的使命感,自己真的有責任讓這幫人過上好ri子,不說能讓他們頓頓有肉吃,最起碼也要讓他們能吃飽穿暖。
村正們來到窄窄的永豐巷前,便見一張長桌橫在眼前,桌上擺著賬簿筆墨。桌後擱著兩把椅子。左邊椅上坐著一個頭戴吏巾,身穿白衫的年輕人,應該是縣裡來的書辦,而另外一個一身便服,臉上還掛著和煦的笑容的青年人就不知道是誰了。本來這樣的場景應該是年年都見的,只是今年有些奇怪,這裡的人居然一個都不認識了。
成朝將百姓按田產、財富、人口分為三等九則。等級越低,稅率也就越低,等級越高、稅率也就越高。下等戶最低三十稅一。上等戶最高十稅一,上下竟相差三倍,也無怪乎百姓會如此低調謙遜,家有良田千畝。也說自己是中等人家,家有百畝田產的,皆以下等自居了。那些有頭有臉的大地主家,一般都是自稱家有幾畝薄田。耕讀傳家了,雖說是窮文富武。但是那只是相對的,一個讀書人所要承擔的費用絕對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的,這就是封建王朝的官員們,一代又一代地要維護王朝了。
當然,每家每戶歸在哪一等,那是要官府說了算的,這就孳生了極大的尋租空間,每年登記的時節,便是縣衙的書吏和各村村正的盛宴。這可是切身利益相關的事情,每一戶都不敢省這個錢。
第一個交糧的是個老人,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了無情的痕跡,手指節好像乾癟的樹枝一樣,後面還跟著他的兩個兒子,小心翼翼地來到楊凌的面前。
楊凌翻開名冊,笑眯眯地問道:“老人家貴姓啊?”
“姓易,叫易大年。”老人陪著笑說道。
“易大年……”楊凌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名字,說道:“易這個姓可不多見,對了,家裡種了幾畝地?”
“五十畝。”易大年小心翼翼地說道:“官人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哦,沒有。”楊凌趕忙說道,別看五十畝看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數字,現在中國的農村,有個五六畝地的人家,其實都很少了,但是在這個生產力極多落後的年代,五十畝地根本就不夠。不過楊凌很快又發現了問題,因為在他的名字後面還寫著“上等”兩個字,這就意味著,這家人需要十稅一。當然這個十稅一也不可能指望每家每戶都能上報,都是官府制定的,上等田產量有多少,中等的產量又是多少……
楊凌合上名冊說道:“行了,沒問題了,可以去了。”
“唉。”老人重重地點了點頭,帶著兩個兒子來到另一邊去稱糧食。
易大年的兩個兒子趕忙將擔子上的糧食,都是白花花的大米,小心翼翼地倒入一個寫著“四鬥”的斛中——斛是官府用來量糧的標準容器,這樣收糧可以不用過磅,只消用不同的斛來組合便可。按規定,斛裡的糧食要倒滿不說,還得超出斛壁,堆成尖堆型。易大年小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