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4/5 頁)
,也不知能活到哪一天。要袁公子跟我在隊伍裡,則
怕我沒空教他,二則實在也太危險。”應松等均想這確是實情,
心中好生失望。
崔秋山忽道:“有一人功夫勝我不知多少倍,如果他肯收
袁公子,那真是袁公子的造化了。”忽又連連搖頭,自言自語:
“不成,不成。”應松與朱安國忙問:“那是誰?”崔秋山道:
“便是我先前說的那位奇人。這位前輩的功夫實在深不可測,
他教了我兩個多月,兄弟只學到一點兒皮毛。”朱安國大喜,
問道:“這位奇人是誰?”崔秋山道:“他老人家脾氣很是奇特,
雖然教我武藝,可是不肯讓我叫他師父,也不准我向人洩露
他姓名。求他老人家收袁公子為徒,只怕無法辦到。”倪浩問
道:“這位奇人住在哪裡?”崔秋山道:“他行蹤無定,到甚麼
地方,也從來不和我說。”應松等四人眼見此事無望,只得作
罷。
應松把袁承志叫了過來,和崔秋山見面。崔秋山見他靈
動活潑,面貌黝黑,全無半分富貴公子嬌生慣養的情狀,很
是喜歡。問他所學的武藝,袁承志答了,問道:“崔叔叔,你
剛才抓住那兩個奸細,使得甚麼功夫?”崔秋山道:“那叫做
伏虎掌法。”袁承志道:“這樣快,我看都看不清楚。”崔秋山
笑道:“你想不想學?”袁承志一聽這話,忙道:“崔叔叔,請
你教我。”
崔秋山嚮應松笑道:“我跟劉將軍說,在這裡耽幾天,就
把這路掌法傳給他吧!”袁承志和應朱倪三人俱各大喜,連聲
稱謝。
次日一早,孫仲壽和張朝唐、楊鵬舉等三人告別,說道:
“咱們相逢一場,總算有緣。這裡的事只要洩漏半句,後果如
何,也不必兄弟多說。”張楊兩人喏喏連聲。孫仲壽每人贈了
五十兩銀子的盤費,還派了兩位兄弟送下山去。
張朝唐和楊鵬舉徑赴廣州,途中更無他故,楊鵬舉遭此
挫折,心灰意懶,知道江湖上山外有山,人上有人,自己憑
這點微末功夫,居然能捱到今日,算得是僥倖之極,此番若
非袁承志這小小孩童一言相救,已變成沒眼睛的廢人,想想
暗自心驚,當即向鏢局辭了工,便欲回家務農。張朝唐感他
救命之恩,見他心情鬱郁,便邀他同去浡泥國遊覽散心。楊
鵬舉眼見左右無事,自己又無家累,當即答允。
三人在廣州僱了海舶,前往浡泥。楊鵬舉住了月餘,見
當地太平安樂,真如世外桃源一般,竟然不興歸意,便在張
朝唐之父張信的那督府中擔任了一個小小職司。每日當差一
兩個時辰,餘下來便是喝酒賭錢,甚是逍遙快樂。
劉芳亮和孫仲壽等說妥結盟之事,眾人在袁崇煥神像前
立下重誓,決不相負。劉芳亮正要和袁黨著意結納,聽說崔
秋山要教袁承志武藝,甚是歡喜,當下和田見秀先下山去。
袁黨各路好漢,有的去投李自成;有的各歸故鄉,籌備
舉事;也有的言明不願造反作亂,只是決不洩露機密,也不
和眾兄弟作對為敵。人各有志,旁人也不勉強。
孫仲壽、朱安國、倪浩、應松等留在山上,詳商袁承志
日後的出處。
袁承志自崔秋山答應教他伏虎掌後,歡喜得一夜沒睡好
覺。翌日大家忙著結盟,沒功夫理會這事。下午眾人紛紛下
山,臨行時每人都和幼主作別,又忙碌了半天。
到得晚上,孫仲壽和應松命人點了紅燭,設了交椅,請
崔秋山坐在上面,要袁承志行拜師之禮。崔秋山道:“袁家小
兄弟我一見就很喜歡,他愛我這套伏虎掌,我就破費幾天功
夫,傳授一個大概。但他能不能在這幾天之內學會,學了之
後能不能用,可得瞧他的悟性和以後的練習了。這只是朋友
之間的切磋,師徒的名份是無論如何談不上的。”應松道:
“只要教得一招兩式,就是終身為師。崔大哥何必太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