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皇帝篇 前世終(第2/3 頁)
縱容獨孤遠、又非要把孩子送去封地?
司皇后的病越來越重,清醒的時刻也越來越少。
獨孤夜突然有一些心慌,他隱隱察覺出什麼,卻又不願去深想!
司皇后終是沒熬過冬天,十二月的一場雪後,她在昏迷之中便停止了呼吸。
沒有留下隻言片語,就那麼靜靜的離開了,似乎連留戀也沒有……
鳳宮的張財勝鼻涕眼淚糊滿面的跪在泰德殿外稟報皇后娘娘的死訊時,皇帝正與林貴妃在下棋。
白子從男人修長的指間*,砸在棋盤上發出脆響,也砸亂了棋局。
“皇上?”林貴妃面色悲傷地握住皇帝還懸在棋盤上的手。
獨孤夜回過神,下意識的甩開林貴妃的手站起身,腳步微微踉蹌的出了寢殿。
殿外白雪茫茫,刺得人眼睛發痛、腦中空白!
**
大燕國在獨孤夜的統治下國泰民安、國勢興盛,但皇帝一直未再立過新後和新太子!
司皇后薨逝兩年後,皇帝最寵愛的林貴妃也在宮中失足落水溺亡了!又過了十年,遠在幽州的幽王英年早逝,因無子嗣而國除。
光陰飛逝,皇帝漸漸老邁,皇子們也都已成年、成家、有了子嗣,太子之位依舊空懸。
這些年來,大臣們已經摸透了皇帝的脾氣,沒有人再敢上書請奏立太子的事。但暗中卻有兩大派系漸漸形成。
一派是支援大皇子的大臣,一派是支援四皇子的大臣,因為皇子成年後也只有這兩位皇子至今還留在京中未赴封地!二皇子與五皇子早在幾年前便已離京,政權之爭他們是鞭長莫及。
就在大燕臣民猜測著皇帝是中意大皇子、還是四皇子的時候,皇帝卻在某日的朝堂上宣佈立幽王之子獨孤岷為皇太孫!
大燕臣民立即炸了鍋!
幽王之子?幽王十九歲就英年早逝了,不是沒留下子嗣嗎?怎麼時隔十來年突然蹦出個兒子來?
朝中那些大臣已經選擇好了準備站在哪位皇子身後,結果被這位從天而降的皇太孫給攪了局!
對皇太孫獨孤岷是否真的是幽王之子的質疑聲浪也紛紛遞到皇帝面前。
對於質疑,皇帝只命一個人出來解釋——遼嬤嬤。
遼嬤嬤即是當年服侍司皇后、後隨幽王赴封地的女官遼沐兒。她帶回了幽王獨孤遠並未死、還娶了商人女為妻的震驚訊息!其中故事自然是曲折離奇,但有兩個重點便是:獨孤遠失憶不再記得自己是皇子,現攜*雲遊四海去了;獨孤岷便是獨孤遠與妻子黃氏之子,正統的嫡皇孫!
有了遼女官的證言,再看看這個十一歲的少年獨孤岷與年少時的皇帝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誰還敢有什麼質疑?
獨孤夜非常喜歡獨孤岷這個孫子,因為獨孤岷的性格與他那個跳脫不著調的爹完全不一樣!有時候,獨孤夜甚至會覺得,獨孤岷那與年齡有些不相符的沉穩與成熟更像他的祖母司皇后一些。
皇帝開始培養皇太孫,時常上朝的時候也帶著獨孤岷,還讓獨孤岷幫自己批閱奏摺。
閒暇之時,獨孤岷便會為皇帝朗讀祖母司皇后留下的手札。這本手札是當年遼女官離開皇宮時,司皇后交給她保管之物。
因為三皇子獨孤遠七歲即離開父母,司皇后也彷彿預見到自己無法看到兒子長大成年,或是再見上一面的可能,便囑託遼女官待幽王年紀大些了,將手札交給兒子,以便獨孤遠能更多的瞭解她這個母親一些。
“父親與母親到了一個叫雲霞山的地方,還在山中的道觀借住了幾日。”十三歲的皇太孫獨孤岷看著父親獨孤遠寫的信,為臥在榻上閉目不語的獨孤夜敘述道,“父親說觀中道士醃製的鹹菜味道甚好,便討了一罈讓人附信送進宮來,請皇爺爺也品嚐品嚐。”
“呵!”獨孤夜嘲弄地笑道,“大老遠的送壇野觀裡的鹹菜給朕,你父親的確有孝心啊。”
獨孤岷抬眼看了看面色灰暗、依舊閉著眼睛的皇帝,恭敬地道:“父親信中說,猜到皇爺爺會嫌棄,便請皇爺爺賞給遼嬤嬤品嚐,她定會喜歡的。”
“哼!”獨孤夜睜開渾濁的雙眸,微惱地道,“明明這壇鹹菜就是給遼嬤嬤的,偏要在朕面前耍一圈花槍!不給!誰都不給!朕倒要看看,這鹹菜怎麼個好吃法!晚膳時命人盛一碟上來!”
“是。”獨孤岷合上信紙,放入了信封中。
獨孤夜因激動而咳了起來,獨孤岷從內侍手中接過水來服侍他喝下,又扶著皇帝躺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