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難贏得別人,或是這世界的憐憫;但是一個人的微笑,卻很容易就感染身邊的人,甚至是這世界的陰沉。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一份只屬於他的獨一無二的幸福。但是這幸福,不會在你一出生就握在手心裡,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和樂趣呢?因而,那些懶惰、自私、絕望、貪婪的人,是註定找不到幸福的。
愛情的真諦,不是叫你去愛某一個人,它是一種信仰,和正義一樣崇高,共同給予了人類最偉大的智慧和勇氣。
所以,真正愛一個人的時候,就要付出生命的全部所有,如果她離開了,是繼續愛她還是愛別人,那都是你的自由,傾其生命所有的愛一個人,才有資格得到尊重。
寄幸運或奇蹟於絕望,那是種守株待兔的所為,不如繼續一個人上路,背上希望的行囊,收集起沿途的美麗和感動,饋贈出仁慈與祝福。
聽這愛者之歌,抖擻吧——親愛的朋友!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馬援教子謙謹
馬援,字文淵,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以軍功封伏波將軍,爵新息侯,諡曰:忠成侯。千古名將。
戰國時,趙國名將趙奢於閼與大破秦軍,威震天下,趙惠文王因賜奢為“馬服君”,奢後世子孫遂以馬為氏。至文淵祖父時,家道已式微。文淵少時,正逢因王莽竊國而導致天下大亂之際,雖無親朋故舊相攜,但是經過數十年南征北戰,文淵終以其忠勇為國的氣概而建功天下,名垂不朽。倘使馬服君有靈,當何其快慰!
文淵年十二而孤,有三兄,長兄曰馬況,尤愛淵,常教導文淵要自愛、自勵。馬況去世後,文淵守孝一年,期間不曾離開墓地寸步。敬奉寡嫂甚謹,入家門前必斂衣冠。
在最初的那段“遊牧生活”,因為聽說了文淵的仁厚而從各處遷徙來跟從他的就有數百戶人家,過去的——特別是封建時代的家庭戶型,並不像我們今天的是“三口之家”型的,那時候的“戶”,可以理解成“家族”,所以這些追隨文淵的人數是相當可觀的。文淵常常在聚宴賓客的時候酒酣慷慨道:“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沒多久,文淵便積累下牲畜、田糧等鉅萬財產,對著這龐大的財富,他又感嘆道:“歷來經營蓄積財產,貴在能幫助有需要的人,否則不過一守財奴罷了。”於是,他悉散財物賜給親朋故舊,自己卻只穿件羊裘皮褲,悠遊自在。
文淵既為將,平定叛亂、邊事,安撫邊陲異族百姓,恢復當地經濟生產,為功卓著。皇帝每有賞賜,轍悉分賜士卒。
公元43年,光武大帝晉封文淵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文淵沒有玩“時尚”,像別人一樣搞個“慶功大典”什麼的,而是殺牛備酒,犒賞全軍將士。席間,文淵把酒從容道:“我堂弟少遊曾因我慷慨多大志而為我感到活著勞累,他說:‘人這一輩子,足衣食,安車馬,官小吏,守宗祠,鄉里皆謂為善人,亦足矣。求其盈餘,不過是自討苦吃罷了!’想當年我輾轉在浪泊、西里之間而敵虜未滅的時候,行於汙水迷霧之中,毒氣蒸騰,仰見飛鳥中毒撲稜著墮入水裡。那時,躺著想少遊的一番話,即使是真的想像他說的那樣也不可得啊。如今,全憑諸位鼎力之助,才蒙受皇帝大恩,先於諸君而封侯,真是且喜且慚啊!”在坐將士莫不感佩文淵之情,皆伏地山呼萬歲。
一次,文淵凱旋而歸,在親朋安排的洗塵宴上,慷慨道:“方今匈奴、烏桓尚時時侵擾北疆,我欲請纓擊之。男兒當戰死邊野,馬革裹屍還,豈能溺於塌上之兒女子手中!”
文淵兄之子馬嚴、馬敦二人,平時喜歡譏議諸人與事,交接遊俠,文淵深以此為憂,於是在交趾平叛的百忙中,仍還書誡之曰:“我希望你們聽說了別人的過錯,就像聽到了父母大人的名字:可耳聞之,卻不可以口宣之。喜歡評論他人之長短,妄自論斷朝廷法度,這些都是我最厭惡的。我寧可死,也不希望聽見家裡子孫有這種行為。你們知道我最厭惡這種行徑了,所以反覆的強調。就像女兒出嫁前,父母一再告誡的一樣,希望你們要牢牢的記住!龍伯高為人敦厚謹慎,口無惡語,謙虛樸實,廉潔有威,我喜愛他,敬重他,希望你們能以他為榜樣。杜季良為人豪肝義膽,憂人之所憂,樂人之所樂,什麼人都結交。他父親去世的時候,數郡之人前去致哀。我也喜愛他,敬重他,但是卻不希望你們學他那樣。學不成伯高,猶可謂謹慎謙恭之士,即如俗語所云‘雕刻不成鴻鵠,其形猶類於鶩’;如果是學不成季良,那就反使自己變成*的紈絝子弟,就是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