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部分(第3/4 頁)
連忙陪笑道:“小……小姐莫急,您見多識廣,這些平庸繡品自是看不上眼,敝店還有一些珍藏的繡品,您若不嫌棄,小婦便取出來給您過過目。”
“那我就多耽擱會兒罷。”我道。
女老闆便將我和季燕然請到桌旁坐下,又叫個小丫頭端上茶來,而後親自跑去後房去取繡品。趁房中無人,季燕然伸出修長手指衝著我一點,好笑地低聲道:“小靈兒太過大膽,連公主都敢冒充!”
我假裝低頭喝茶,沒有睬他。一時那女老闆回來了,手裡託著幾塊布料,恭恭敬敬地遞到我的手上,隨意翻看了看,卻沒有我想要的那一種,便起身向季燕然道:“季大人,咱們走罷,看樣子這裡沒有我想要的東西。”
一聽我喚“季大人”,那女老闆吃驚地望向季燕然,盯了一陣後方掩口道:“哎唷!這不是咱們季知府的公子——到京都做官去的小季大人麼!”
季燕然含笑點了下頭,女老闆見堂堂京都知府都做了我的“隨從”,愈發信了我方才的話,商人本性,好容易逮住我這麼個金主兒,豈能輕易放走?便見她連忙向我陪笑道:“這幾塊布已是我們這家老店的鎮店貨了,只不知小姐是想要什麼樣兒的繡品,不妨說來給小婦知道,就算小店裡沒有,小婦也可為小姐去找來!”
我見時機差不多了,便佯作隨意地道:“我曾在宮中見過你們江南朝貢的繡品,家母也曾獲賞了一件,向來愛不釋手。無奈前兩年家中失火,不小心將那繡品燒燬了,家母為此至今想來還悶悶不樂。正巧今年我有機會到江南來,便想替家母再買回一件去,可是看老闆你這裡並沒有我想要的那種繡品,不知哪裡可買得到呢?”
女老闆想了想道:“朝貢的繡品……我們江南年年都向朝廷進貢繡品,年年都有不同的花樣兒,小姐手裡這幾塊亦曾進過貢的,若不是這種樣式的話……那小婦再去庫裡給小姐翻翻去,只不知小姐想要的是什麼樣兒的?”
“就是將一根綵線劈成或十六股或三十二股或六十四股或八十一股,一層一層地繡到布上,有多少股線就可以繡出多少層來,”我不動聲色地道,“這種手藝聽說只有你們江南才有。”
“哦!”女老闆一拍手,恍然道:“小姐說的原來是‘纏綿繡’啊!這種繡法確實只有我們江南才有呢!”
“纏綿繡?”我揚起眉望著她,“好纏綿的名字。”
女老闆呵呵笑道:“就是因為這繡品是將一根線分成了若干絲絲縷縷的細線,經緯縱橫地繡出一幅幅美妙的圖案,仿若男女之情般纏纏綿綿、難分難解,才因此得名‘纏綿繡’啊!”
纏纏綿綿、難分難解……我無意識地望了季燕然一眼,見他勾著唇角衝著我笑,便回過頭來,向女老闆道:“應該就是這一種了,老闆你這裡可有麼?”
“哎唷……這個小店可真是沒有了,莫說小店了,只怕放眼整個江南,能擁有纏綿繡的店鋪也不多見,何況就算有,店家也未見得肯賣。”女老闆無奈笑道。
“為何不賣?”我問。
“這纏綿繡的手藝,是二十多年前出現的,普天之下只有一人會得。後來隨著那人的銷聲匿跡,纏綿繡便也未再有新作誕生,現在遺世的也就當年的那麼幾幅而已,小姐若想買它,只怕難比登天喲!”女老闆嘆著道。
“那位會纏綿繡的是何許人?”我試探地問道。
女老闆笑笑道:“二十多年前小婦不過才七八歲,依稀記得曾聽家母提起過,說那纏綿繡的創始人是江南的一位富家小姐,多才多藝的,至於姓甚名誰,小婦卻不得而知了。”
我與季燕然飛快地對視一眼,見他笑著向這老闆道:“不知令堂還健在否?我們想問問老人家關於那纏綿繡創始人之事,說不定她還有傳人在世,若能找到,也不枉我們從京都來到江南一趟。”
這位精明的女老闆目光在我和季燕然的身上溜過來溜過去地轉了兩轉,大約是看出了我和他的關係非比尋常,再結合上我的身份有可能是皇親國戚,而望城知府又是季燕然的父親,心裡一陣加減乘除約等於地算了算這其中的人際關係以及對她的影響,最終大概得出了方便我就是方便她自己的結論,因此便熱情有加地笑道:“家母尚健在!此刻正在家中,小姐和季大人若不嫌勞累,便請同小婦一起前往敝戶,待小婦問問家母來,不知可行?”
我點頭笑道:“如此就有勞老闆了。”
於是這老闆將店中事安排了一下,帶著我和季燕然出了鋪子,直往她孃家而去。
當我們到達時,老闆的母親馮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