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庫錢糧空虛,男的都當兵,勞力又不夠,康熙皇帝接受了周培公的建議,詔告天下“取締女人纏腳”,這樣女人就可下地幹活,解決一部分勞動力不足之需,本來是一件大好事,既解決了勞力不足,又解放了婦女,使婦女不再受那種罪。可恨的是那些官員,太不負責,沒有很好的貫徹落實,康熙皇帝的詔告天下的“取締女人纏足”,至使很多婦女仍然受這種罪,我奶奶是1893年出生的,距離康熙十一年已有二百二十幾年,可他還是未能逃脫這場災害,真是有了好主意沒有人執行也是妄然。哎!
天翌說:那是!我說李貝,玖一剛他聽不懂,我們回到住處再說吧。我們還是先看商店。
李貝說:好!於是停止了“三寸金蓮”談話。
玖一剛說:我是聽不懂,也無法理解。
李貝和天翌跟隨玖一剛又進一個門面,現在是上班時間,這裡只有少量的老人,有學生,小學生上玩具部門看看玩玩,還有三三兩兩在談什麼,好像是在研究什麼。還有一些中、大學生在貨架邊走走、看看,他們都是帶著自己的想法來的。除此之外基本沒有什麼人。
下班時間,這條街的人還是真不少,年青人一夥一幫,也有一對一對的,談著、笑著、摟著、商量著,拿什麼的都有,一派繁榮富強的景象,他們真是生活在天堂,當然這天堂,也是他們的先輩和他們自己打造出來的。
在街上轉了很久,李貝總覺得少了一樣東西,少了什麼呢?哦!少了書店。
李貝問:怎麼沒有書店?有圖書館嗎?
玖一剛說:沒有,現在沒有了。
李貝奇怪的問:你們的科學技術這麼發達,怎麼沒有書呢?
玖一剛說:不是沒有書,是沒書店,沒有圖書館,現在只有博物館,還有一個書展屋,其它地方就沒有了書店和圖書館了。這種書店和圖書館曾經有過,但現在用不著了,因為現代科技進步了,我們用的都是電子書。原裝書,每種全球只需一本,需要看書,到“活腦”下載就行,多少人看都行,不願意在“活腦”上看,或想利用零碎時間看,下載到電子書上,可隨身攜帶,隨時隨地可看,和紙張印的書一樣,比紙張印刷的書簡便多了,想看那一頁,就下載那頁,一本電子書,可有多本書的資料,選其所用而下載。無需很多地方放書架、書櫃來收藏。更無需到處尋找,看完了刪除,以後再用。還省去了紙張、印刷等麻煩。而且少造紙,少汙染。這既解決問題、又方便、又省工省料、又減少汙染、這就是科學進步的優越性。這裝置,在你們住處應當有,像一本書,又像一個小螢幕,單放著,下載時與“活腦”連線就行。
李貝說:是有這樣東西,我們忙於其它,還未注意到那是幹什麼用的,回住處一定好好看看,這麼好的書。
李貝還注意到,這裡的玩具門面裡,所有的玩具都不是新的。
李貝問:怎麼這些玩具都不是新的?
玖一剛說:是的,情況是這樣,我們這裡每個學年結束,每個學生必需交成果,一年的交玩具,二年以上的交玩具、或用紙寫出一些想法,用手指著一疊紙說,那些就是他們的想法,這些玩具,是一年學生交的成果。可看、可試著玩、也可問是什麼原理做成的,但就是不能拿走,因為這是學生自制成的,每樣只有一個,只是給學生啟廸智慧用,人看的多了,自然就不新了。
李貝隨便翻了兩頁學生寫的想法,一頁寫的是溜冰鞋怎麼改進,既好溜又安全。另一頁寫的是學游泳不用游泳圈更安全。看了後李貝感嘆的說:這些孩子真了不得,這才幾歲呀!
天翌說:這種教學法,也是很新異的。
走了幾個小時,看了不少東西,肚皮也有點感覺了。
按照玖一剛的安排他們就該吃飯了。
第十五章 餐館見聞
玖一剛的意見是吃飽了再走。李貝和天翌他兩當然同意。
於是進入了一家餐館,玖一剛按了一下鍵說了“老輩人房一號”,一會兒從一塊斜板上滑出了三個人的飯,而且是他們出發前所點的那幾樣飯菜。
天翌要的是一個紅燒牛肉、一份豆付、一個饅頭,一小碗西紅柿雞蛋湯。李貝要的是一份排骨燉藕、一個炒青菜、一小碗米飯。玖一剛要的是香薰銀雪魚扒,同時還有一碗湯及生菜|Qī+shū+ωǎng|,幾片面包,玖一剛用的餐具是刀子、叉子、勺子。李貝和天翌用的是筷子、和勺子。
李貝說:喲!來得這麼快。
玖一剛說:我們出發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