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帝都風雲之五五(第1/2 頁)
第503章
江翰林其實在朝算是個小透明,除了剛來帝都時被先帝指為陛下史學先生時引人注意了一段時間外,後來江翰林因故辭了史學先生一職,轉而改修史書,就在帝都挺不起眼的。
畢竟,四品翰林在帝都委實算不得高官。
當然,江翰林兒子聯姻皆是不錯的家族,為此,江翰林其實還常被人暗搓搓的說幾句“會鑽營”的酸話。
今,此酸話,到此為止。
誰也未料到,江翰林這種低調的小透明突然當朝大發威風,主動罷官不說,澎湃之處還抽了今上外祖父一記大耳光。更是罵今上生母不配為太后,簡直是……道盡了半朝人的心聲啊!
不少清流都覺著,自己以往是看錯了江翰林啊!
這哪裡是會鑽營的小官僚,明明是個錚錚鐵骨大丈夫啊!
江翰林罷官罷得霸氣,雖然險些就交待在朝上了。
好在,他有個好姻親,蘇尚書一力迴護於他,再者,翰林掌院也出面為江翰林求情,其他清流紛紛為其說話,最重要的是,小皇帝計劃明年親政,而今,陛下尚未親政。想宰了江翰林,確切的說,不在小皇帝的權利範圍之內。就這麼,鬧哄哄的,韋相道,“江翰林你退下。”
沈素一聽這話,立刻推著阿念出了昭德殿,又請陛下看在江翰林曾做了史學先生的面子上,不要與其計較。
江翰林先一步回家,他早朝暢所欲言後就被攆出了宮,他也沒處去,便騎馬回家了。
九十月的小涼風一吹,江翰林發熱的大腦方漸漸平靜下來,雖是平靜了,江翰林依是滿肚子火氣,他早就看那蠢貨小皇帝不爽了。別看江翰林平日裡說起來都是“陛下到底年少”“錯都在別人,陛下清白無辜”的口吻,可實際上,今日江翰林回家是這樣同子衿姐姐說的,“這要是咱家孩子誰敢蠢到這地步,我一巴掌抽死他!”
何子衿給他喝水順水,又勸他道,“你這發散出來也好,省得總要給陛下找各咱理由開脫。你也盡力了,老話都說呢,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陛下這一步步的,雖有曹太后與曹家可惡可恨,可說到底,他登基時也十二歲了。當年太宗皇帝登基時,才六歲。一樣是少年天子,今上身邊,摸句良心說,忠耿大臣總比太宗皇帝時多吧。哎,要我說,這不是人教的。要是能明白的,早就明白了。就是一時不明白,有人點撥,也當明白了。咱們不過來帝都才三年,朝中大臣,比咱們官顯位尊且忠心耿耿的有的是,那些大臣,不見得沒勸過。陛下猶是如此,也是沒法子的事。”
阿念長嘆,“人心盡喪啊。”
何子衿明白阿念話中真意,先帝臨終前,因陛下年少,遂令太皇太后與內閣代掌國事,之外,為了保證陛下帝位,先帝還為陛下賜婚柳家。柳家自是名門,可說來柳悅的出身,在名門之外還大有不同。那就是,柳悅的的母親是太宗皇帝長子、仁宗皇帝的長兄,晉王殿下的嫡長女溫慧郡主。
晉王,是仁宗皇帝那一輩藩王中的老大哥,仁宗皇帝在位時,都對這位兄長很是尊重。
而晉王妃,便是出身帝都永定侯府。如今的永定侯夫人,便是溫慧郡主嫡親的妹妹溫安郡主,也就是溫安郡主正是柳悅的嫡嫡親的姨媽,永定侯是柳悅的姨丈。
就在去歲,溫慧郡主剛為嫡長子求尚大公主。
所以,一個柳家,聯姻的既有仁宗皇帝那一輩的老牌藩王,更有公門侯府,還有今上這一輩的公主。先時說風水不好,柳姑娘去了庵中清修,為國祈福。陛下卻將有身孕的曹氏女接到身邊,珍之重之。
阿念知道這事兒就壓不住火氣,簡直是氣個半死,當初先帝為什麼要在太皇太后與內閣之外再為陛下指婚柳氏女,就是因為柳家與宗室、與帝都權貴關係密切,有柳家的支援,陛下帝位穩若金湯。
結果呢,這蠢才不會以為他只要娶柳氏女,柳家就會傾力支援於他吧?
蠢啊!
真蠢哪!
柳家這樣的人家,會滿足於自家女孩兒只有一個空空的後位名分嗎?
然後,柳悅的外祖父晉王殿下、姨媽溫安郡主的婆家永定侯府、還有柳扶風,這位東穆朝的軍神,兵部尚書,難道不會因陛下對曹氏女的私寵而心寒麼?
便是大公主的生母,剛升為趙太昭儀的前趙太美人,私下都要說一句,“我出身尋常,進宮時也是正經選秀,先有名份,後侍先帝。”很不恥曹氏女所為。
阿念從來不是這種烈士的性格,他也不憤青,今日突然暴發,完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