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帝都風雲之六六(第2/4 頁)
御史臺、大理寺,也齊了。藩王都在封地,趙王趕了個巧,你就代表諸藩王聽一聽吧。公主們亦是皇家之人,壽宜、端寧不在帝都沒法子,你們既在,咱們皇家之事,自然有你們的一席之地。文康姑媽上了年紀,長泰皇姐就代文康姑媽一起聽一聽我東穆開國以來,第一樁太后毒殺太皇太后千載難逢之奇事。”然後,指了指阿念,道,“給江翰林放一案,備文房四寶。江翰林曾修過先帝時的史書,你就代筆記下今日之事。以後,也可對後世子孫有個交待。”
阿念起身應是。
大家的臉色都不好,儘管曹家是活不了了,但這樣的太后毒殺太皇太后的醜聞,不論發生在何朝何代,都是醜聞中的醜聞。而今慈恩宮諸人,無疑是要被載入史冊的一頁,尤其諸位大臣,能到慈恩宮來的,無不是當朝重臣,到了這樣的身份地位,大家所求的便不只是權勢地位,最重要的,還有聲名,史書中的聲名。
韋相是首輔,自然當第一個表明態度,他的神色黯淡至極,一身筆直的身子今日微微佝僂,起身道,“曹氏所行所為,倒行逆施,天理不容。只是,臣請兩位娘娘詳查,此事與陛下斷無半分干係。陛下偏頗外家是真,但對太皇太后的孝敬也是真。”
雖然阿念私心一直不大喜歡韋相,認為韋相私心太重,但不得不說,韋相雖有私心,卻也有忠心,這位老首輔的忠心很對得起先帝所託,此時此刻都願意站出來為小皇帝說句話。早在太皇太后與蘇太后過來,而沒有看到今年剛剛親政的小皇帝時,阿念便有了不好的預感。
韋相這樣一說,蘇不語當即跟進,道,“曹氏罪責當誅,臣亦不信陛下會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還請娘娘明察。”
之後,是禮部葛尚書表示了自己對陛下人品的信任。
第四位是掌院宋學士道,“此事,必得有個分明。曹氏糊塗,舉朝皆知,只是,臣等未料其喪心病狂至此境地。陛下那裡,倘陛下真有不孝這心,斷不會召江伯爵帶海兵回朝。”要知道,昨日掌控宮闈的就是這位對太皇太后忠心耿耿的江侯爵。雖則是曹氏找死,宋學士對江侯爵也沒有半點好感,暗道真是世風日下,牝雞司晨,怎麼就有這樣的狠人!
待大臣們表達過對此事的看法,趙王突然道,“當初先帝過身前,將朝政與陛下託付於母后,母后這些年,為朝政何等辛勞!為國事何等操心!母后與父皇,結髮夫妻,更是養育大了先帝,如今,這樣的一位老人家,被這等不孝毒婦借壽宴之日毒殺,你們可問過母后一句平安,便先為陛下開脫!恕本王直言,清者自清,濁者自濁,陛下是不是清白,日後自有分說。他若清白,母后難道會冤枉於他!你們,不過外臣!陛下,是母后的皇孫,母后心痛,何勝於爾等百倍!便是我做王伯的,皆痛心皇家竟出此等人倫慘事!汝等心腸,何其冷酷!”
這是阿念第一次見識到上一代藩王的本領,趙王在以秦王為長兄的一代藩王中,居第五,如今不過不惑之年,一雙漂亮的桃花眼極是出眾,望之彷彿三十許人。趙王甫一開口,便給這幾位重臣一個下馬威。
這等老牌藩王,手段口齒何其老辣。
如蘇不語這樣與太皇太后很有幾分交情的重臣,聽趙王此言,明顯就有些慚然。蘇不語道,“殿下說的是,我等乍經此事,六神無主。只想著,還是得太皇太后拿主意才好,卻是未能多體貼娘娘如今的心情,更比我們失望傷心百倍。”
餘者大臣也紛紛表示,太皇太后您老人家可得保重身體啊,如今這等局勢,都得您拿主意哪。
長泰大長公主更是拭淚道,“我們老穆家,不知道上輩子做了什麼孽,修來這等不賢不孝的惡婦!”
壽陽大長公主亦道,“當初曹氏子殺妻之事,我就說,曹家所謀非小,你們這些大臣,當時便磨磨蹭蹭的沒個說法。現下如何,曹氏子當初敢殺公主後嗣,如今曹家女就敢毒殺太皇太后!幸而祖宗保佑,不然,怕明兒昭德殿都得叫姓曹的坐了!”
壽婉大長公主更是彷彿完全忘了曾與曹家聯姻之事,她咬牙道,“曹氏以媳婦的身份毒殺婆母,此等毒婦,斷不能留!”
太皇太后平靜的臉上終於出現了一絲動容,太皇太后問,“依壽婉所言,當如何處置?”
壽婉大長公主起身,一雙眼睛冰冷深沉,她道,“便是在民間,媳婦謀殺長輩,亦是死罪。何況,曹氏以下犯上,大逆不道。依臣妹看,當賜死!”
太皇太后繼續問,“曹家呢?”
壽婉大長公主額角沁出一滴冷汗,她家與曹家有聯姻,此時此刻,壽婉大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