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頁)
胖嗎?”
你會怎樣回答呢?
如果你是一位識時務的男士,你肯定會恭維她非常好看。但是你可能會在心裡暗想:“看起來胖不胖可不關這條裙子的事,要怪只能怪你吃的蛋糕和冰激凌太多了。”
如果你總是對每一個人都直言不諱,那麼你必定會成為一個孤獨的人,甚至有可能被送進精神病院或者監獄了此殘生。有的謊言是一種潤滑劑,它能夠讓人們之間保持友好的社交關係。我們稱這種謊言為“善意的謊言”(White Lies),因為它的目的是撫慰別人,不讓殘酷的事實冰冷了人們的心。
調查顯示,善於“說謊”的人比直言不諱的人更受歡迎,哪怕人們心裡明白那些人說的只是謊話。跟“善意的謊言”不同的是,“惡意的謊言”(Malicious Lies)則是指那種為了謀取一己私利而蓄意欺騙他人的謊言。
謊言調查
在人們撒謊的時候,最不可靠的資訊往往來自於人們最容易自我控制的部分,例如語言。 在人們撒謊的時候,最不可靠的資訊往往來自於人們最容易自我控制的部分,例如語言,因為它是可以被反覆操練的。而最值得信賴的線索則是人們下意識的手勢,因為這一部分是很難刻意控制的。說謊時所做出的下意識反應,往往就是因為說謊者情緒上的波動而引發的。
馬薩諸塞州立大學阿姆赫斯特校區的學者羅伯特·費爾德曼曾經對121對夫婦展開調查研究,安排這些夫婦與第三人進行交談。他要求三分之一的調查物件表現出活潑可愛的樣子,另三分之一的調查物件展現精明幹練的面貌,其餘的調查物件則只表現真實的自我。隨後,所有的調查物件都被要求觀看交談場面的錄影,並指出自己在交談中所說的謊話,不管是多麼微不足道的謊話都必須指出來。有些謊話只是善意的謊言。比如在談及某個自己討厭的人時,聲稱很喜歡這個人;有些謊話就更加過頭一點,例如謊稱自己是某個搖滾樂團的明星。
總體而言,費爾德曼發現62%的調查物件平均每十分鐘會說兩到三個謊話。而《美國說實話的這一天》(The Day America Told The Truth)的作者詹姆斯·帕特森透過對兩千多位美國人的採訪,發現91%的採訪物件不管是在家還是在單位都經常撒謊。
說真話永遠是最佳的選擇,除非你是一個完美無缺的撒謊者。
——傑羅姆
那麼,怎樣才能識破別人的謊言呢?是依據對方吞吞吐吐的態度還是若有所思的神情呢?認識撒謊時的常見手勢,瞭解表現遲疑、厭倦和思考的姿勢,是最有用的一些觀察技巧。在本章中您將學到的身體語言,能夠讓您窺探到別人的內心世界。首先還是讓我們從謊言說起。
三隻聰明的猴子
下圖中這三隻猴子象徵著那些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的人。這種簡單的以手觸控臉部的動作就是人們在撒謊時最基本的反應。簡而言之,當我們看到、聽到別人撒謊或者自己說謊時,我們總會不經意地用手遮住自己的嘴、眼睛或者耳朵。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
。 最好的txt下載網
第七章手 觸控臉部的訊號(2)
當人們聽到噩耗或目睹慘劇時,常常會用手捂住自己的整張臉。這是表示他們不想再聽到或者看到那些可怕的事情。這種姿勢也是世界各地的人們在聽說“911”恐怖襲擊事件後不約而同做出的反應。
正如我們之前所探討過的那樣,兒童在說謊時往往會十分明顯地用手觸碰自己的臉。比如,當一個孩子撒謊的時候,他會用一隻手甚至兩隻手捂著自己的嘴,試圖讓那些謊話不再從嘴裡冒出來。如果他不想聽到父母的訓斥,他會用手堵住自己的耳朵,阻止那些責罵聲鑽進耳朵裡。如果他看到了某些可怕的東西,他就會用手或者手臂遮住自己的眼睛。而當他逐漸長大以後,這些手勢就會變得更敏捷而且越來越不易察覺。但是在掩飾自己的謊言或者做偽證的時候,他仍然難免做出這些下意識的手勢。
這些手勢也跟懷疑或者誇張的態度有著密切的關係。德斯蒙德·莫里斯曾經在護士當中展開調研,他給護士們安排角色扮演場景,讓護士對病人謊報病情。結果顯示,與實情相告的護士相比,說謊的護士更常做出用手接觸臉部的動作。男人和女人在說謊的時候都會刺激唾液的分泌量,但是這一點往往只在男人身上有所表現,因為他們的喉結會使吞嚥口水的動作更加明顯。
“我跟那個女人之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