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頁)
,他會懷疑你是不是討厭他這個人;如果你離他太近,他又會有受到脅迫的感覺。因此,
堅持“正中間法則”這一禮儀,就是為了維持人與人之間融洽的氣氛。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對這一行為準則似乎還需要多加練習。堅持“正中間法則”這一禮儀,就是為了維持人與人之間融洽的氣氛。不過,對大多數人來說,對這一行為準則似乎還需要多加練習。
只有在公共衛生間裡,這個保持距離的“正中間法則”才會出現特例。我們發現人們在進入公共衛生間時,90%的時候都是直奔最盡頭的廁位;如果那個廁位被佔用了,人們才會使用“正中間法則”。男人在公共小便池小便時,會盡量避免站在陌生人旁邊,而且絕對不會與他人產生目光接觸。
做一做午宴測試
下次和別人一起赴宴時你可以做一個簡單而有趣的實驗。尊重個人空間是不成文的規矩,所以你可以看到餐廳會把鹽、胡椒粉、糖、花以及其他一切桌上的物品都仔細地擺放在桌子正中間的那條線上,這樣,每位顧客的座位都能得到平等的待遇。個人空間的大小都一樣,取放佐料的距離也基本相等。在宴會進行過程中,試著悄悄地把鹽瓶挪到一個同伴的身邊,然後再把胡椒粉、花之類的東西也挪過去。不久,你的這位午宴同伴就會產生個人空間遭到入侵的微妙反應。他要麼就會坐得離桌子遠一點以便重新獲得屬於自己的個人空間,要麼就會把面前的東西都放回桌子中央。
。 想看書來
第九章 個人空間和領域(5)
文化因素
有一對年輕的義大利夫婦從義大利移民到澳大利亞的悉尼,他們被邀請加入當地的一個俱樂部。可是過了幾個禮拜,這個俱樂部的三位女會員抱怨那個義大利男子老是勾引她們,讓她們感覺很不舒服。而另一位俱樂部的男會員也表示,那個義大利女人也有類似舉動,似乎想給予他某種性暗示。
這個例子說明當不同的文化相互碰撞時,個人空間的間距也會呈現複雜性。很多南歐國家的人對私密空間的要求只有半徑20厘米至30厘米的範圍,在某些地區這個間距甚至更小。這對義大利夫婦在和澳大利亞朋友保持25厘米的身體間距時,感覺很自在,完全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侵入了對方的私密空間(澳大利亞人的私密空間半徑達到了46厘米)。而且,與澳大利亞人相比,義大利人更喜歡進行目光交流和身體接觸,於是,俱樂部的其他成員難免會進一步誤解他們接近自己的動機。當這對義大利夫婦得知俱樂部成員的指責時,他們非常驚訝。好在問題最終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義大利夫婦試著在談話時離對方遠一點,尊重澳大利亞文化背景下的個人空間間距。
靠近異性的私密空間是向異性表達好感的一種方式,我們可以將這種接近視為“求愛”。
如果在你靠近的時候,對方往後退並試圖保持和你之間的距離,那就說明你向私密空間發起的試探遭到了拒絕。如果在你靠近的時候,對方往後退並試圖保持和你之間的距離,那就說明你向私密空間發起的試探遭到了拒絕。如果“求愛”被對方接受了,那麼對方就會站在原地,允許你進一步靠近。女人在衡量一個男人對自己的興趣有多大時,會試著進入這個男人的私密空間,然後再退出來。如果這個男人也對這個女人有好感的話,他就會讀懂女人的暗示,並且步入這個女人的私密空間。
感情上越是親近,身體距離就會越近。
在義大利夫婦看來非常愉快的普通交際活動,在澳大利亞人眼裡就會演變成“求愛”或者“勾引”。而當澳大利亞人為了獲得舒適的個人空間不斷往後退時,義大利夫婦還以為他們都是冷酷而不好交往的人呢。
大部分西歐、北歐和斯堪的納維亞的城鎮居民在交談時所能接受的身體距離
這個男人對個人空間沒有強烈的需求,迫使跟他交談的女人不得不往後傾斜,以防護自己的個人空間
如上圖所示,當男人入侵到女人的個人空間時,女人做出了消極的反應。她的身體往後傾斜,試圖保持令她感覺舒適的距離。可是,這個男人的文化背景決定了他所需要的個人空間比較小,所以他繼續靠近對方,以保持讓他感覺舒適的距離。男人的這種舉動在女人眼裡,很可能就會解讀為帶有性暗示的舉動。
在跳華爾茲時日本人為何總是領舞
開國際會議的時候,在城市出生的美國人通常會與他人保持46厘米至122厘米的距離,而且在跟別人交談的時候,會始終站在原地。但是,如果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