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頁)
想要端起茶杯,你顯然只需一隻手就足夠了,可是,如果你用兩隻手捧住茶杯,你的雙臂也就很自然地在胸前形成了一道屏障,將那些讓你感覺不安全的人或物全都拒絕於雙臂之外。這樣的方式既簡單又最不易察覺。這種自我保護的肢體動作很普遍,幾乎所有的人都曾經用到過,只不過很少會有人意識到此舉的真正目的之所在。
以手提包充當防禦工具雙手握花的動作表示此人有自知之明巧用咖啡杯
在洽談會上,適時地中斷一下,為對方送上可口的飲品和點心,在輕鬆的氛圍中仔細觀察對方,並趁機揣測他的談判意向,這是一種相當巧妙的談判技巧。
對方在喝完一口飲品之後放下茶杯時,他擺放茶杯的位置就是你判斷他內心想法的重要線索,從中你可以瞭解到他是否已經被你說服,是否願意接受你的觀點或請求等對談判程序有重要意義的關鍵資訊。如果你的說法或請求讓對方感到猶豫不決,或者他根本就不贊成你的觀點,那麼他就會將茶杯放到身體的另一側,從而藉助端茶杯的動作彎曲手臂,在身體前築起防禦工事,抵禦你的“進攻”。如果對方願意接受你的觀點或請求,那麼他就會順勢在身體的同一側放下茶杯,以一種開放式的姿勢來面對你。在洽談會上,適時地中斷一下,為對方送上可口的飲品和點心,在輕鬆的氛圍中仔細觀察對方,並趁機揣測他的談判意向,這是一種相當巧妙的談判技巧。
利用彎曲的手臂對你說“不” 現在,她很願意聆聽你的想法
將手搭在椅子的扶手上是強者彰顯自身權威的一種方式,與此同時,他還可以藉此樹立自己高大正直的形象。而那些身份低微、精神沮喪的弱者在坐下的時候則會將手垂落在椅子扶手的內側。所以,除非你故意想要告訴別人你是個弱者,不然,就千萬不要擺出我所說的第二種坐姿。
接觸的魔力
如果你在與他人握手的同時,用左手輕輕接觸對方的某些身體部位,那麼,你很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 想看書來
第四章 手臂的訊號(7)
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的研究者們進行了一項被稱為“電話亭測試”的實驗。實驗人員將一枚硬幣留在了電話亭裡,然後躲在電話亭旁的一棵樹後,等待不知情的人們來打電話。一旦有人進入電話亭,一名研究者就會隨之跟進去,對在他之前進入電話亭的那個人說,“你有沒有看見我掉在電話亭裡的硬幣呢?我還要打一個電話,可是身上沒有硬幣了。”整個實驗期間,只有23%的人承認看見了硬幣,並將它歸還。
在實驗研究的第二階段,實驗人員仍然將硬幣放在電話亭的同一個位置上,不同的是研究者在尾隨實驗目標進入電話亭的同時,輕輕地碰觸他們的手肘,而碰觸的時間最多不超過三秒鐘,然後再向他們提出同樣的問題。這一次,承認看見了硬幣的人的比率上升到了60%。在回答研究者們所提出的問題時,這些人大都會略有些尷尬地說一些“我剛才撿到硬幣時,向四周看了看,可是沒發現有人,這才……”之類的話。
如果你在與他人握手的同時,用左手輕輕接觸對方的某些身體部位,那麼,你很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有技巧地接觸對方的手肘,將會使對方達成你心願的機率提高三成。
輕輕地肢體接觸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原因有三:其一,人們都覺得,手肘屬於公共空間的範疇,尚不屬於個人的私隱空間;其二,在大多數國家裡,人們通常都不會輕易地與陌生人發生肢體接觸,所以,一旦接觸,就會給對方留下一個較為深刻的印象;其三,一次輕輕的,時間不超過三秒鐘的肘部接觸能夠在原本素不相識的兩人之間建立一種瞬時的聯絡,拉近二人之間的距離。
接著,我們又在一期電視節目當中重複了這項試驗,結果發現,同樣條件下,生活在不同文化當中的人們歸還硬幣的機率略有不同。其關鍵就在於此人所生活的地區人們日常接觸頻率的高低。例如,在發生了肘部接觸的情況下,澳大利亞人、英國人、德國人、法國人以及義大利人歸還硬幣的機率分別是72%、70%、85%、50%以及22%。這一結果顯示,在實驗物件所生活的地區,人們日常接觸頻率越低,手肘接觸法的效力就越大。我們記錄下了不同國家的人們在露天咖啡館裡的肢體接觸頻率,結果發現,羅馬人每小時所發生的肢體接觸的次數為220次,巴黎人則為142次,悉尼人是25次;紐約人和倫敦人最少,分別為4次和2次。這一資料表明,你體內的英國人或德國人的血統比例越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