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聲望(第1/3 頁)
看到袁否真的要走,底下的廬江兵便再次激動起來。
“公子,你非要走,我們也不能夠攔著,這麼的吧,我牛二跟著你走!”
“對對,就是這個,我馬四也跟著公子,公子去哪,我馬四就跟去哪!”
“算我一個,公子,要不是你推行屯田,我和我兄弟早就餓死多日了,我丁大的這條命是公子給的,公子去哪,我丁大就去哪,還有我兄弟丁二!”
好傢伙,有人開了個頭,就立刻有人跟,群情洶湧之下,幾乎所有的廬江兵都願意跟著袁否離開。
袁否見狀也是心下感慨。
憑心而論,一開始他決定要打居巢之戰的動機是不純的。
居巢之戰的最初動機,說是借實戰練兵,其實就是透過戰爭這個殘酷的篩子,完成最殘酷的優勝劣汰,將那些不夠強壯、不夠機智,無法在戰場上生存下去的兵淘汰掉,而將那些機智、強壯並且驍勇善戰計程車兵給篩選出來。
篩選出來的這一小部份士兵,將成為袁否北上的護身符。
卻沒想到,這一仗打下來,竟打出了他袁否的赫赫聲威!
更沒想到,這一仗打下來,廬江的兒郎竟願意拋妻別子,跟他袁否浪跡天涯!
到了此時,袁否才算明白,為何劉備大半輩子漂零天下,卻總有一批部曲始終不渝的追隨著他,劉備跑到哪,他們就跟到哪,魅力,這就是魅力哪!
袁否連連揮手說:“將士們聽我說,聽我說,你們家在廬江,父母妻兒俱在廬江,有道是父母在,不遠遊,你們又豈能拋下父母妻兒隨我流落他鄉?”
立刻就有人出來大聲反駁:“公子,自古忠孝難兩全,留在家中照料父母是謂孝,追隨公子為國征戰卻是忠,既然忠孝難兩全,就只能舍小取大,舍孝取忠,公子,你就不要再推辭了,一併帶上廬江兒郎走吧!”
這次出來說話的,卻是水軍都尉許幹。
步軍都尉張多也出列說道:“公子,將士們都願意追隨你,你若不答應,卻是斷了他們替朝廷盡忠之路,竊以為不妥。”
張多這頂帽子扣下來,袁否卻為難了。
扭過頭看身後的劉曄,劉曄輕輕頷首。
“也罷,既然將士們如此看得起我袁否,我若是再推辭,那就是不識抬舉了。”袁否當機立斷,朗聲說,“既如此,將士們可隨我一併前往尋陽暫駐!”
帶上這一千多廬江兵雖然會極大的加重後勤壓力,也會極大拖累行軍速度,卻也會極大的增加袁軍的總體戰鬥力,需知這一千多廬江兵可不再是此前的廬江兵了,他們能從近乎絞肉機的居巢大戰中活下來,又豈是易與之輩?
袁否同意廬江兵隨行,可謂是皆大歡喜。
當袁否帶著千餘廬江兵來到居巢西關時,卻看到了喬玳、許留等廬江士族,還有袁渙、韓胤等袁氏舊臣,一百多號人,堵住了西關。
看到袁否在劉曄、紀靈、徐盛、張多、許幹以及千餘廬江兵的簇擁下過來,以喬玳、許留為首計程車族豪強便紛紛長揖到地。
袁渙、韓胤等袁氏舊臣也跟著長揖到地。
袁否勒住馬,目光從喬玳、許留等人的臉上掃過,從他們的眸子裡面,袁否看到了毫不掩飾的感激之情,不得不說,劉曄走的這一步棋是真走對了,居巢之戰,袁否不僅練就了一支善戰的精兵,更收穫了廬江士族的感激!
袁否勒住馬,明知故問說:“諸公這是要做什麼?”
喬玳從家僕手中接過一隻酒樽,高舉酒樽朗聲說:“公子為了保全廬江,為了合郡之生民,不惜忍辱負重,不惜捨棄祖宗之基業,如此高義,古今罕見,種種感激之情難以言表,還請公子滿飲此樽,聊表廬江合郡父老之心意。”
袁否翻身下馬,接過酒樽,朗聲長笑說:“哈哈,好,這樽酒我喝!”
說完一仰脖子,袁否便將樽中的美酒一飲而盡。
喝完酒,袁否又將酒樽擲於道左,順勢竊首一詩:“居巢朝雨浥輕塵,城廓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袁否這次西出居巢卻是要去尋陽,也算西出陽關。
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原本就飽含壯士出征之前的悲壯、蒼涼之意境,袁否又是慣會演戲,此刻吟來更加契合訣別之意境,喬玳、許留等人感佩袁否高義,再想到今日西關一別,此生再會無期,不知不覺已經是執淚盈眶。
“西出陽關無故人?”
“西出陽關無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