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頁)
,發明了下面這一句——
“先生,您好,請問我可以為貴公司提供一點服務嗎?”
沙碧想好了這一句,覺得週週至至,心裡頗為得意。但他的名片還是隻敢打“必富電熱元件有限公司營銷部”的頭銜,連“業務主管”都不敢稱。
沙坪地方小,塑膠廠本來不多,老沙不管這些,那是跑業務的人的事。他們每天還得帶著樣品屁顛顛地跑到幾十、上百里以外的新會、棠下、古鎮,直至順德、中山、珠海的許多邊緣地區,一天來回,儘量跑遠,漫天撒網,並不放過每一個最小的邊角旮旯,才可能揀到一些別人的漏捕之魚。一個小電熱圈賺十塊錢,一天能跑到五個電熱圈,就是家裡工資的五倍以上了……剛下海的沙碧很沒出息地掰著指頭算計著。
據沙碧所知,深圳、東莞的新喬老鄉已經是開車,起碼是開摩托車跑業務了,而沙坪的這幫老鄉都還是單車隊,甚至赤腳游擊隊。沙碧既沒有手機,也連一部單車都沒有。他想如果那輛紅雞公子能騎出來就好了,其實許多新喬老鄉就是騎著摩托車下廣東和回老家的(小莊裡六十五歲的修老命就是這樣,他每天騎車來回 裡,加 油,散發 張名片),但沙碧對自己開這樣的長途實在缺乏信心。所以,沙碧跑業務只能坐車加走路,比如早上先從沙坪開始坐車轉輾到古鎮或新會某處,然後邁開兩腿,一家家塑膠廠地叩問過去,中午在隨便一家大排檔吃點東西,消磨兩個鐘頭,下午又拖著疲憊的雙腿繼續跑,看看天色差不多了,趕忙搭回沙坪方向的公車……這樣,沙碧的活動氛圍跟別人比起來就小而又小。
這裡有許多地方倒是大片大片的塑膠廠,讓沙碧初見之下還頗感鼓舞,後來才認識到那句叫“等小毛多”的新喬土話實在是太形象了。比如古鎮,沙碧覺得這裡簡直有成千上萬家塑膠廠,問題是這些廠子都小得不能再小,往往才一臺兩臺塑膠機,在大廠裡勻了點鞋底、膠袋什麼的出來做,一個大風車似的電風扇鼓著呼呼的熱風,幾個外地工人光著膀子在鐵皮棚子裡牛似地忙活著,一個趿拉著拖鞋,又黑又瘦的男子坐在門口的通風處,埋著頭,用一根兩截的大竹筒咕嚕咕嚕地吸著水煙,這就是沙碧最先認識的“廣東老闆”。其實他們跟下廣東開電熱圈作坊的“新喬老闆”一樣,都是不久前才洗腳上田,開始作發財夢,嘗試搞工商業的草根同胞。跑這樣的廠,最大的好處就是進出容易,不要經過如狼似虎的門衛。但沙碧懷疑可能只有他們這些不濟的傢伙才熱心於跑這樣的小廠。
“先生,您好,請問我可以為貴公司提供一點服務嗎?”
沙碧微笑著,彬彬有禮,普通話字正腔圓地問一個正在吸水煙的“廣東老闆”。
老闆從水煙筒上抬起頭,有點好奇地打量著沙碧,過了一會兒,才順著沙碧的話用生硬的國語問到:“那……提供什麼服務啊?”
“這……”沙碧又覺得不好說了,只好紅著臉從挎包裡拿出一個電熱圈的樣板。
“切!”老闆啐了一口,“今天來了二十批了。”繼續埋頭咕嚕水煙筒,不再理睬沙碧。
“對不起,打擾您了……”沙碧感到沒趣,訥訥地走到隔壁下一家去,突然覺得自己畢恭畢敬,一本正經,溫文爾雅地“提供服務”的說辭實在太滑稽。
有一天,一個有三四臺塑膠機的光頭矮子老闆在廠棚裡大聲衝外面走得蔫頭蔫腦的沙碧喊到:“跑電熱圈的,快進來快進來,我的電熱圈燒掉了,開不了工了。”
沙碧如聞聖旨,飛奔進去。
沙碧這回用一毛錢的價格訂到了12個電熱圈,算下來可以賺800多塊錢,這是沙碧跑業務將近半個月來最大的一次斬獲。簽完單,沙碧真想狠狠地擁抱光頭矮子一下。
兩天後沙碧扛著一蛇皮口袋的電熱圈興沖沖地回到古鎮,卻迷失了方向,怎麼也找不著光頭矮子的那個廠子了。當初他得意忘形,連名片、電話都忘了跟對方要。那裡無數的塑膠工業區,更無數的小廠子看起來都一個樣。沙碧扛著沉甸甸的電熱圈,從上午找到下午都沒有找到光頭矮子,問也問不著。沙碧午飯也沒有吃,累得滿頭大汗,一時又羞愧,又焦急,簡直想扔下電熱圈,坐在馬路上大哭一場。突然看到老鄉木等蟲騎著一架破單車,嘰嘰嘎嘎地到了跟前。
木等蟲者,新喬話之弱智者也。沙碧卻像見到救星似的,連忙向他求救。
“你太笨了!”木等蟲狠狠地嘲笑說,“光頭矮子我很熟,我包你找到,但你這回賺的錢要分一半給我!”
“一半就一半!”沙碧高興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