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頁)
乎所有德式舊槍裝備外,剩餘的十一個師全部列裝P14作為制式步槍。
至於各部所缺的兵員,就直接把現在在西南和紅軍打仗打殘的各自雜牌部隊撤編不斷調入,當然,滇軍、桂軍序列不在其中。而湘軍現在的各支作戰部隊那些驍勇的湘丁早就被各軍虎視眈眈,他們將要在何健被架空前先被各軍掠奪一回。這也是蔣介石的意圖:在譚笑的野一軍吞併前,先讓他們瘦身,不要讓野一軍吃得太飽了!
一個上午,幾乎所有師長們都在興奮而熱烈的氣氛中討價還價,為自己的部佇列裝、人員的充實作著努力。所以當野一軍成立的決定宣佈後,就已經到了午飯時間了,大家對於野一軍的成立已經提不起什麼興趣,都趕著上飯堂。於是就只有野一軍成立相關人員多留半小時,其餘各人先去用餐。
湘軍各部第一支被肢解的就是暫五師,其部將被一分為二,大部分精銳將被野一軍各主戰部隊吸納,剩下的部隊將成為補充師,專門負責訓練在鄉保安團和民團,組織預備役,師長卻任命了湘西王陳渠珍,吳勝擔任副師長。這一招是老譚系的貢獻:他們把已經被蔣介石解了兵權的陳渠珍放到一個還能有些武裝力量的地位,換來了陳渠珍說服一二八師舊部顧家齊順利接受整編,(一二八師其實現在番號為新編三十四師,小說為了減少周折,和大多數沒有需要借重其變化產生故事的部隊一樣,直接用上了本應在抗日時改的番號)出任副師長兼一個主戰團長而放棄了師長競爭,這就等於是把一二八師直接連番號生吞活剝了。
至於預備十一師則被譚笑完整吞下,直接被收編進野一師。而心有不服的二十三師李必蕃則看來是要撐到軍演之後才肯罷休了。六十三師的陳光中,則既想保留軍權地盤又知道鬥不過人,只是不做聲,心裡打算在會後找吳勝商量,看有沒有另一種妥協。但是,無論如何他是不敢和譚笑斗的,所以現在實際已經形成了彭漢柏和孫立人對李必蕃二打一的局面。譚笑計劃中的野二師和野三師師長已經呼之欲出。
整編後的野一軍下轄野一至野三三個主力師以及一個補充師,原屬野一師的一個獨立炮兵旅和即將組建的軍屬山地旅,加上或明或暗的各種保安部隊,實際上野一軍的人數已經超過十二萬。比蔣介石原來打算讓譚笑控制的最多不超過八萬人遠遠多出了一半!當然這養兵的錢譚笑要自己掏了,不過他現在有幾座礦山的大股在手,而且地盤大,各種的走私稅金進項也多,這四萬人一年軍餉加訓練總費用近千萬還是勉強能負擔得起的。但如果何健在給野一軍的整補中故意設卡,他也很不好過;所以他是一心要儘快打掉何健,換個至少不會卡他的人在湖南省長的位置上。
至於整編後的野一軍的裝備問題,譚笑也只能絞盡腦汁了,畢竟那些印度過來的軍火也是要錢的。開始的時候他沒想到蔣介石的算術那麼厲害,現在他才發現如果不是在P14步槍買賣中賺上了一筆,他的兩千萬是不夠列裝十二萬大軍的!還好在重機槍環節上,軍政部算是投桃報李,把所有民24馬克沁全部包圓了,但軍費現在其實也不過是僅僅夠用稍寬,這還是因為給印度的結算價夠低,否則還要倒貼不少呢。看來真正要過上好日子,必須得等到欽州灣的港口貸款批下來才行了。
但是無論如何,**的整編走到這一步,他還是很高興:除了裝備的大飛躍與原來的時空相比已經是鳥槍換炮,人數上也比原來抗日開始時的二十個整理師要多出了一倍!只要這些打過很多惡仗的主力部隊經過半年的訓練,把常規戰術、作戰意識等調整過來,這二十個師**的戰鬥力就能強於原來時空的一百個師以上!這時,就算還是沒能採取主動而日本人提前發難,要抵禦住對方的侵略,還是很有把握的。打仗不是單純的數字對比,如果**在抗日初期就有優異的表現,消滅掉數量巨大的日本老兵,仗就會越來越好打,日本人就會快速衰退。而且,國際上的援助力量就會加大,原先擔心中國投降而不敢放貸和提供軍援的國家都會堅定地站到中國一邊。那樣,中國憑自己一己之力就可以讓日本慘敗甚至真的把他們全趕到太平洋上去了。
會後大家也趕去用餐,譚笑便急匆匆找到蔣介石,訴說軍費拮据,裝備部隊開銷已經大面積出現赤字云云。蔣介石早有準備,在他的計算內,譚笑一年內超支將達一千五百萬。所以實際上他是一早就等著譚笑開口了----有時候把困難自己扛下反而是不理解領導、忽視了領導的關懷愛護了。蔣介石很快便承諾會在德國的友誼公債錢款到賬後,第一筆就劃個譚笑兩千萬,哇哈!蔣介石終於讓譚笑自開會以來第一次感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