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部分(第4/5 頁)
他每一道劍光都似是一道閃電。
他身高六尺三,劍長七尺三,劍光朝天,劍勢狠,而且辣。
他出劍的原則是:
每出一劍,必殺一人。
他使劍。
他可以稱得上是劍中之神:
劍神!
可惜而今這劍神卻遇上了戰神。
他的劍遇上了關七的劍氣。
兩雄相遇。
兩劍爭鋒。
然而,他的劍再利,也是實的,關七的劍卻是虛的、空的。
實則有。
空則無。
關七隨手而發,以無勝有,也無中生有。
孫青霞一向人瀟灑。
瀟灑是來自性格中一種與生俱來的氣質:一個人生得要灑脫,才能瀟灑,才會瀟灑,寸可以瀟灑得起。
他不重視名。
視利如糞土。
他不好權。
他不怕挫折。
也許他唯一重視的,只劍和色。
劍使他活得有意思。
行劍道就是行俠道,對他這種人而言,劍和俠是同義的,分不開的,不可分割的。
色使他活得有活力。
色就是美人,追求美麗女子這個企圖和抱負使他活得更快活,更有聲有色。
所以他使的是一套灑脫的劍法。
每一刻都瀟灑。
每一招都灑脫。
因為他的瀟灑是天生的,所以他的劍法也妙造自然,孤芳自賞,自給自造,獨步天下。
他也是一個天生不怕的人。
可是他遇上的是關七。
關七的出手是空的。
一種空的劍。
——凌空銷魂劍。
沒有劍,卻有劍氣。
劍氣未至,人已銷魂。
那是一種無的劍法。
這種空無的劍法,每一招、每一式、每一劍都剋制住孫青霞“有”的劍法。
孫青霞的劍法縱再瀟灑、再不羈、再無拘束,畢竟那還是“有”劍法的,有跡可尋的,有法可依的。
但關七卻無。
他什麼都沒有。
手上無劍。
劍上無招。
關七空手隨意揮灑,揮灑自如,彷彿他連心都是空的、無的。
但他的劍卻處處剋制住孫青霞的劍。
他的劍招也招招壓制著孫青霞的劍招。
儘管那劍招似是心隨意轉、意隨心到,但那又確然是王小石的劍招。
他們看過這種劍招。
至少,楊元邪熟悉使這種劍法的人,孫魚也目睹過這種劍法。
——王小石本來就是一個無所謂的人。
他無所謂勝、無所謂敗、無所謂起、無所謂落、無所謂浮、無所謂沉,無所謂喜、無所為惡、甚至連生死也無所謂。
就是他的無所謂、不計較、自尋快活、不尋煩惱,所以才能練就他這種絕世的劍法:
既無所謂,但又在黯然銷魂、悄然神傷中有所為、有所不為。
——一種看去無依無憑,但卻有情有義的劍法。
這種劍法而今在關七手上信手使來,招招竟成了孫青霞“朝天一劍”的剋星。
孫青霞手上的劍開始發綠。
他一旦鬥出真火來,劍就會發青。
他的臉色也一樣。
發綠。
也發青。
戚少商的臉色卻在發白。
——一種令人不寒而慄的白?
蒼白。
他的劍則綻出寒芒。
劍發白。
白得像透明的冰雪。
這一次,不止是孫青霞遏上了他劍法上的剋星,連戚少商也遇上了極其強大的敵手。
只不過,關七對付他的不是劍。
而是刀。
不是劍招。
而是刀法。
戚少商原來使的是一種不要性命了,但仍非常有情懷的劍法。
這是一種孤寂的劍法。
劍意非常失落。
但由於戚少商一向有一種王者之氣,他的劍路無意有意間也有一種磅礴的大氣,隱含一種王者的風格。
在他過去的人生長路里,成時稱王,敗時則為寇,得志則吒叱風雲,失意時流亡千里,然而他的劍法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