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頁)
內容只能簡單介紹。
○究竟有個標準沒有?
《作文三書》第四問(3)
□有時候,你得照題目的規定。“論讀書的甘苦”是以論說為主,“記讀書的甘苦”就是記敘為主。《西山遊記》、《核舟記》以記敘為主。“論”、“說”、“記”、“有感”等字樣都很重要,審題的時候要加以注意。
○像“燈塔與燭火”,並沒有“論”或者“記”一類字樣。(□你先審一審這個題目。)燈塔和燭火都在暗夜裡放光,都象徵服務的精神。(□對。)這些大道理,照例得用議論。(□對。)聽說有人不用議論,他用描寫。
□他可能把燈塔和燭火都描寫得很生動,但是,他最後怎樣把文章“合”起來呢?“燈塔與燭火”,這個“與”字很重要。(○怎樣合起來,倒是沒聽說。)如果燈塔是燈塔,燭火是燭火,描寫的功夫再好,也只是兩個片斷,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
○若是文章的題目沒有明文規定是記敘還是議論,又用什麼做標準?
□這要看文章的內容。“從挫折中培養勇氣”這個題目,可以寫出不同的內容來。想想看,你有什麼材料可用?
○記得從前有個國王,打了敗仗,躲在一座破廟裡避雨。一個蜘蛛在他眼前結網,好容易結到一半,一陣風把網吹破了;好容易又結到一半,一陣雨來又淋毀了。可是那個蜘蛛繼續努力,從頭來過,終於結成一面又大又漂亮的網。那個打了敗仗的國王看到這幕情景,已經失去的信心和勇氣又恢復了。他好像後來又打了勝仗。——我記不清楚了,大致經過是這樣。
□這個材料是一個人經過了一件事,如果寫成文章,以記敘為主。不過你再仔細看看題目。
○從挫折中培養勇氣,最重要的字眼兒是“培養”。
□不錯。挫折給你教訓,挫折給你智慧,你的勇氣並不是一意孤行,蠻幹到底。
○我想起來了,有一個名人,他受了挫折,他去讀偉人的傳記,他受那些傳記的影響,慢慢恢復了勇氣。
□你說的名人是誰呢,他讀的是哪幾個偉人的傳記呢?(○忘記了。)這些人名書名都該記住,不過,忘記了也有辦法補救,你別寫記敘文了,你寫議論文。(○啊?)你的觀點是:閱讀名人傳記可以培養勇氣。受到挫折了嗎?喪失勇氣了嗎?去讀偉人的傳記吧。
○我讀過林肯的傳記,也讀過郭子儀的傳記。他們都經過很多挫折。可是他們終於成功了。
□從挫折“中”培養勇氣,這個“中”字也很重要。為什麼說挫折中不說挫折後呢,因為挫折不是一次,是一次又一次,挫折是多數,是一連串。你一面受挫折,一面得到教訓,受到鍛鍊,挫折給你營養,使你越來越壯大,你如果沒受過挫折,你得不到這些營養,你如果置身挫折之外,你受不到這種鍛鍊,你非在挫折“中”不可,你要扣緊這個“中”字。
○唉,我真希望題目越簡單越好,最好只有一個字。比方說,題目是“忍”,抒情記敘議論不拘,那也不用審題了。
□也許有一天作文根本沒有題目,由你寫,寫好了再加個題目上去。不過到那時候,“加個題目上去”也有種種講究,還是得費一番琢磨。
○難怪老師常說:作文,就是要不怕麻煩!
《作文三書》第五問(1)
○作文一定要起承轉合嗎?
□不,作文不一定都要起承轉合。但是,如果你能做到起承轉合,那也不錯。
○我已經在三個地方看見人家談起承轉合,都舉王安石《論孟嘗君》的一篇短文為例。“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脫於虎豹之秦。”這是起。“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這是承。“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這是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也。”這是合。
□你覺得這樣寫好不好?
○王安石是照“起承轉合”的方法寫這篇文章?
□是王安石這篇文章裡有“起承轉合”。
○別人的文章裡有沒有“起承轉合”?
□通常,你拿起筆來先要決定文章怎麼開頭,第一句怎樣寫,第一段說什麼,這就是“起”。你看,這本雜誌上有篇文章,第一段寫的是:“人人都說楊霞是個美女,她就在我們學校裡讀藝術史,我可從沒見過她。”這就是“起”。
○她到底美不美?
□這篇文章的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