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部分(第2/4 頁)
守這裡的安寧。
這之後,絲綢之路上由於很少有馬賊出沒,加上大漢朝廷加大了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有朝廷的商隊,也有民間的商隊,逐漸讓這條失去光彩的絲綢之路又得以活躍起來了。
涼州因為地處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上,因此而變得勃勃生機。
不過,這樣的場面,在馬超率軍離開涼州去平定西南後,漸漸的有所衰退,馬超在涼州的威望太高。在羌胡心中也頗得人心。所以他在的時候是一個樣子。不在的時候,又是一個樣子。
雖然涼州境內總體環境還是比較安全的,但是最近一段時間裡,有一夥兒馬賊經常活動於敦煌和酒泉之間,專門劫掠過往客商,已經制造了幾起慘絕人寰的慘案,其中有三起案子都在酒泉郡境內,這讓身為酒泉太守的楊秋感到很沒有面子。
於是乎。楊秋便點齊部下兵馬,三番四次的去捉拿這夥兒馬賊,可是這些馬賊如同一陣風似得,來無影,去無蹤,和楊秋玩起了捉迷藏,半個月下來,楊秋只和這些馬賊有過一次不算太親密的接觸,單從其面相和打扮上來看,不像是涼州境內的人。有點像是從西域來的人。
但由於這些馬賊太過詭異,行蹤也飄忽不定。所以半個多月來,楊秋始終無法正面和他們接觸到,僅有一次也是遇到了寥寥的幾個敵軍斥候,被他射殺的一個人連屍體都被同伴帶走了,沒有留下任何的有用線索。
為此,楊秋感到很頭疼,他還特意向敦煌太守索廣、張掖屬國都尉成宜發去了信函,要求他們聯手對抗這些馬賊。
但是,又半個月過去了,在三地協作對付這些馬賊的時候,他們卻銷聲匿跡了,似乎從來都沒有出現過這裡一樣,這一帶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
所以,楊秋這幾天才難得有一些時間歇息,但是他也明白,自己的軍隊必須時刻準備著,必須每日進行訓練。
今日,楊秋就是剛從校場上訓練完畢歸來,雖然現在的氣候還比較寒冷,但楊秋還是因為訓練的時候而汗流浹背,氣喘吁吁的回到了這裡。
這些天,楊秋有些心力交瘁,感覺哪裡都不順心,就連坐在躺椅上的他,滿腦子想的都是怎麼禦敵的事情。
“太守大人!”楊秋身邊的一個親衛從外面走了進來,朝著楊秋拜了一拜,恭敬的說道。
楊秋有氣無力的問道:“什麼事情?”
“姜長史在外求見!”
“讓他進來吧!”楊秋強打起精神,從躺椅上坐了起來,對親兵說道。
“喏!”
不多時,酒泉長史姜敘便從外面走了進來,一進入大廳,便畢恭畢敬的朝著楊秋拜道:“參見太守大人!”
“不必多禮,你我之間也無需拘束,剛才聽小六說,你有要事找我?”楊秋沒有一點當官的架子,非常的平易近人,深得部下敬畏。
姜敘點了點頭,說道:“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別吞吞吐吐的,有話快說,有屁快放!如果無話可說,就趕緊滾出去,少他孃的打擾老子休息!”楊秋畢竟是行伍出身,雖然讀過一些詩書,也懂得一些禮儀,但是卻始終改不了在軍隊裡養成的習慣,他越是罵誰就說明他跟那個人的關係越好,不加以任何掩飾,沒有一點做作,毫無顧忌的把自己的好與壞都表現出來。
姜敘跟隨楊秋多年,從楊秋手下的一個普通士兵做起,一步步的爬到了現在的長史的位置,也全部是憑藉著自己的能力。這麼多年下來,如果姜敘還不知道楊秋的脾氣的話,那他就真的可以買塊豆腐一頭撞死好了。
以往的時候,姜敘都會嬉笑著和楊秋調侃幾句,可是今天,姜敘仍舊一臉嚴肅的表情,一言不發的站在那裡。
楊秋注意到了這一細微的變化,也一本正經的問道:“真的有要事?”
姜敘重重的點了點頭,沒有說一句話,可是他臉上凝重的神情,卻顯現出了他內心的獨白。
楊秋大馬金刀的坐在那裡,一雙精明的眼睛盯著姜敘,說道:“既然如此,那就說說看吧,我倒要看看,你小子能夠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姜敘深吸了一口氣,在腦海中醞釀了一下腹稿,這才張口說道:“大人覺得馬超此人如何?”
楊秋用好奇的目光望著姜敘,問道:“你問這個幹什麼?”
姜敘道:“大人,有件事我從來沒有向人提及過,今天我準備告訴大人……”
楊秋靜靜的坐在那裡,一言不發,只是用雙眼盯著姜敘,兩隻耳朵卻在聆聽著。
姜敘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