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朝陽 > 第27章 幕友

第27章 幕友(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穿成獵戶後我養了未來首輔戲說嬴政天子寧有種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星穹鐵道:此生只為知更鳥楊建波唐朝風雲傳奇崩鐵:是藏劍不是魔陰身情牽盛世戀歌家父崇禎不聽勸,開局秒變太上皇祖龍修仙我監國?上朝簽到人物卡人在錦衣衛,開局領悟洗髓經

ps:看《帝國的朝陽》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

驕陽當空,在京城往天津衛的官道上,一輛扎著布篷的馬車在車伕的驅趕下,不緊不慢的朝著京城的方向行駛著,馬車布篷的窗簾不時的掀開來,坐在馬車上的一十八九歲的少年,總是會好奇的打量著周圍,終於當那似臥龍般的城牆遠遠的映入眼簾時,少年的臉上帶著些驚色。

“爹,咱到京城了,咱到京城了!”

少年的歡喜聲換來的卻是父親的一聲訓斥。

“慌里慌張的成何體統,大丈夫要榮辱尚且不驚!哎……”

宋玉新一邊斥著兒子,一面朝身邊穿著青布衣的李光澤歉道。

“讓李兄見笑了!”

李光澤是他此次回老家省親時邀來的布衣好友,二十六年前,李光澤還是一個英俊後生,丙從一同從淮陰老家來到京師參加會試。李光澤學問博洽,詩文俱佳,是一個前途看好的年輕舉人。他自認為可以一舉高中,卻不料放榜之日,金榜上並沒有他的名字,同樣也沒有宋玉新的名字,怏怏不樂地在京城晃盪幾天後,決定回家苦讀,下科再試,可後來卻屢試不弟。

宋玉新知道自己這位同年好友,頗通治世之道,甚至早在“候補”時,他便早就打算了,若有朝一日出仕,必定邀李光澤於一旁參幕,現在雖說尚未參幕,可並不妨礙他為幕主招賢,若非如此又豈會返鄉四月之久。

“少年心性總是如此!”

見宋子林被父親訓斥後一副悶悶不樂的模樣,李光澤笑說道。

“傑啟,還記得當年你我來京趕考時,初見京城的那般模樣嗎?”

“何曾敢忘!”

聽他這般一說,宋玉新立即想到當初的輕狂之言。

“當日實是太過輕狂,若非如此又豈會輕天下人!”

曾經的年少輕狂早已一去不返,長嘆一聲,宋玉新又接著說道。

“我那幕主,雖是年青,可卻不至於輕狂,論及老成,遠勝當年你我!”

“傑啟!”

看著宋玉新,李光澤笑說道。

“既然我已經來了,自當為唐大人效力,如若唐大人他日非為兄所能效力者,兄自當棄之,無需要傑啟多言!”

雖說青布衣上帶著些許補丁,可李光澤的面上依帶著讀書人的自傲,與早便看穿世事的宋玉新截然不同,雖是如此,宋玉新卻知道,眼前的這位兄長,絕不是什麼迂腐書生,他腹裡的乾坤只不過是沒有機會施展罷了。

“李兄,以你之見,現在我家幕主困於京中,若謀以外放,又當何為?”

一路上宋玉新一直試探著身邊的好友,他之所以追隨唐浩然,想隨著其幹一番大事最其初衷,若是其一直困於京城,那豈不違背初衷,現在,他甚至比唐浩然本人還急,尤其是得知其目前困於同文館後,更是如此。

“嗯……”

李光澤像是故做疑惑似的看了眼宋玉新,見他面對焦色時,方才將手中的《泰西策》往宋玉新的手中一遞。

“傑啟,子然非科舉出身,加之常年旅居於泰西,若論國學,恐不及未進童生,如此,想外放地方,其間阻力之大,遠非銀錢所能解決!”

早在《泰西策》剛一出版,李光澤即已買入,正是透過唐浩然的那本書,他才瞭解以前從未曾瞭解的泰西各國,又因其所載西洋諸事以至對唐浩然生出驚為天人之感,這也是宋玉新邀其入幕時,他之所以猶豫的原因。

在他看來,唐子然的才學原在他之上,若是非要說什麼比他強,也就是那麼點“旁門左道”罷了,當然,心中難免還有一些孤傲之意,那唐子然不過二十三,便已經名動天下,而相比之下,他已年過五十,卻一事無成,如何不讓人感嘆。

雖說有心相拒,但久靜思動的他,總不甘心平生所學一無展布,於是在猶豫再三之後,便告別父母、妻兒,隨宋玉新來了京城,這一路上,他思來想去,若是想一展平生所學,恐怕第一件事,就是幫唐子然跳出京城,外放地方,方才有可能一展所學,但京官外放何其之難啊!

“可若論通曉泰西,國內豈有人能相及,這便是你家東主最大的依持,若想行以外放,就得在這上面動文章!”

“李兄,你的意思是?”

李光澤接著便是含笑不語,話的功夫,馬車便交了進城錢,進了城,透過掀開的窗簾,李光澤不禁心生感

目錄
萬古修仙家族王者位面之起源奈米傳承漫威世界的超賽亞人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