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引進(第1/2 頁)
一片工地,與月尾島隔海相望的東仁川,此時就是一片龐大的工地,工地上到處可以看到忙碌的身影,數以千計的來自山東、河北等地的勞工,按照歐洲城市規劃師的規劃,搭建著城市的框架,儘管框架看起來依還有些簡陋,甚至只是用重達數噸的石滾碾壓出的簡易夯土道路,但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一座城市正在崛起。
在港口上,數萬方從鴨綠江運來的木料堆積於港上,鋸木廠將其鋸成工地上需要的木料,而在框架中規劃的工業區內,諸如火柴廠、皮革廠等小工廠、作坊的木製廠房林立著,儘管這些工廠的規模不大,但於某種程度上來說,變革卻正是始於這些不起眼的小事物,在特區工業區內,紡織廠的紅磚廠房已經聳立起來,而與紡織廠相隔不遠的便是北洋細綿土廠,一座大型的水泥旋窯正在進行著安裝。
金融是工業的永動機!
置身於細綿土廠的工地上,看著那座水泥旋窯,唐浩然真正意義上理解了這句話的含意,在朝鮮銀行第一筆高達三百萬兩的貸款到位之後,資金空前充沛的自己才能將許多隻存在於規劃上的工廠加以建設,就像這座水泥廠,最初規劃投資不過只有十萬元,日產量不過只有2000桶,而現在新的設計已經定購,待投產後日產量將超過五千桶。
水泥瞧著不起眼,可卻是特區建設的必須,是修築廠房、興蓋樓房為必需之物,至於橋樑閘霸河工海塘各項工程。更離不開水泥,而按照特區規劃處來自德國以及比利時的建築工程師估計,在未來十年內,特區需要五十至一百萬噸水泥,即便是採購最便宜的日本水泥。亦需耗費多達上千萬元。面對如此龐大的一筆開支,唐浩然自然不會坐視錢利外流,於是這細棉土廠才會作為特區第一批現代工廠,獲得公司的投資。也許,即便是增加裝置、提高產能的細棉土廠年產量只有三萬多噸,但至少在未來三四年內可以勉強滿足特區的需要。隨著技術的成熟,將來還會進一步提高產能。
“昆德先生,工廠什麼時候才能投產?最快需要多長時間?”
置身於工地中,瞧著那正在安裝的旋窯,唐浩然有些急切的說道。這不能不急,現在各方地方都需要水泥,甚至因為大同江即將冰凍的緣故,為了冬季的順利施工,就在昨天,公司甚至不得不從日本購買三千噸水泥,以供南浦以及平壤附近的煤礦、運煤碼頭使用。
每一噸水泥可都是白花花的銀子!
只要一想到,日本人掙到的銀子。唐浩然便是一陣肉痛,可這也沒辦法,現在整個遠東除了日本貨。最便宜的水泥就是澳門青州產的,可相比於日產水泥,足足貴了兩成多,而且兩者質量相近,若是加上運費,便能貴出近三成。
“唐大人。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最遲明年四月工廠一號爐就可以投產!”
昆德鄭重其事的說道。那怕是在兩個月前,他也不相信一座日產千桶細棉土的工廠。可以在半年內投產,可在這裡卻變成了可能,準確的來說,是眼前的這位唐大人把一切變成了可能,而他的辦法非常簡單——投入足夠多的人力!而且早在其定購裝置時,即按照裝置商提供的圖興建廠房,首先建成廠房地基,在廠房牆面尚未完工地,房內地面已經完工,就像此時,廠房的房頂鋼樑仍未安裝完,但已經有70%的裝置完成安裝。
足夠多的人力、超前的施工方式,最終將原本11個月的工期壓縮至半年,甚至昆德並不懷疑,假如發電廠投產,電燈點亮特區的時候,他甚至可能會選擇日夜施工,從而加快工廠的建設。
“行,明年四月三十日,每提前一天,工程組可以得到兩百元的獎金,同樣……”
不待唐大人把話說完,昆德便笑說道。
“每推遲一天,我們就要支付兩百元的罰金,相信我,唐大人,四月三十日之前,你的工廠一定會生產出合格的細綿土!”
有獎有罰,這是仁川特區工程專案的最大特點,所有的工程建設,都設定有總工期,每一個專案的工程組唯一的希望就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的加快施工進度,以獲得獎金,至少避免支付罰金。
“相信我,昆德先生,有一天,你會為參與到特區的建設,而感到榮幸,因為……”
望著眼前的這片工地,唐浩然目光中滿是期待,而語氣中更是帶著滿腔的自豪,
“我們在這裡開創的是一個歷史,你們將會在這裡親自參與一個古老帝國的覺醒,而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有著你們的功勞……”
後世大學時共青團的工作,使得唐浩然比更擅長於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