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將欲行(求推行)(第1/3 頁)
大清早的,老梁頭趕著牛和以往一樣,往海邊打葦草,他坐在牛車上,眯著眼睛,嘴裡叼著菸袋,隨著他的吞吐,那煙鍋子裡不時的冒出些煙霧來。
“要不著閒下來,給二子蓋間小屋……”
就在心裡想著的功夫。突然,一聲震耳欲聾的“一二三四”聲,伴著海浪聲跳進了老梁頭的耳朵裡,只震得他渾身上下為之一驚,然後馬上立著腳尋找聲音傳來的方向,是海邊下傳來的,隔著葦草,倒是瞧不著人影,只能聽著震耳的腳步聲。
那似有萬千人如萬馬奔騰的腳步聲越來越近,越來越近,雖說老梁頭活了近五十年,可卻沒瞧過這樣的景,連忙停下牛過穿過葦草叢朝著海灘上看去,只看到遠遠的一陣隊跑了過來,那些人跑的並不快,只是慢跑。
映入眼簾的是一隊動作整齊劃一的人,瞧著那氣勢更是精神頭十足。不過穿的倒是不怎麼樣——一個個的只是穿著件對襟無袖短打和大褲衩,腳上穿的似乎是草鞋,
“一二三四……一二三四”從他們喉嚨間發出的聲音,只讓老梁頭覺得的耳朵震的發痛。
不單是老梁頭,便是大沽炮臺上的淮軍,現在也被那“操令”成天震的睡不踏實,瞧著那些人每日喝著操令,整齊劃一的“齊步走、正步走”,一個個的臉色都變了!
不過只是短短几十日的功夫,當初瞧不上眼的一群人,這會卻完全變了副模樣,不單走路的時候昂首挺胸的,那精氣神也全變了模樣,瞧著甚至讓人覺得有些不舒服,那昂首闊步的模樣,也太目中無人了吧!
這陣子,這大沽海灘上的幾千畝荒地,擱附近百姓眼裡似乎變成了熱鬧所在,初時只是一些孩童少年來這瞧熱鬧,可現在十里八鄉里每日總有人在這地方看熱鬧,看得是駐朝大臣唐大人衛隊的熱鬧。
不過人們頂多也就是隔著柵欄瞧著,沒人敢進去,那木欄上可以寫著“軍中禁地,擅入者斬”的字校,甚至就連同裡面的人,也不能出來,早陣子可沒少有人私自出營,彎腰撐地挺著屁股被打軍棍。
外人怎麼看熱鬧,吳佩孚不知道,可在這營中卻沒有熱鬧可看,有的只是咬牙苦撐著。
“突刺——刺!”
瞧著官長的一聲令,吳佩孚的嗓間立即迸發出一聲怒吼。
“殺!”
伴著喝吼,吳佩孚右腿猛然蹬直,身體前探成斜直線,雙手挺出是長五尺有餘的木槍,那木槍雖是木槍,可卻包著鐵,足有八斤多重。
“喊殺的時候,就當殺父仇人在你跟前,明白嗎?”
幾乎是貼著一個兵丁的耳朵,宋在禮大聲吼喊著,然後一把奪過木槍。
“殺……”
一聲沉喝吼出的時候,宋在禮的神情猙獰著,雙眼通紅的就像是面前的空氣便是他的殺父仇人一般。
在過去四十多天的訓練中,他的心裡只有一種念頭,把自己遭的洋罪全都落數到這些人的身上,除去按著《教範》進行操練外,他還給分於他的一排兵開“小灶”,總之,瞧著這些人訓練完之後累得像死狗一般,他的心情就會舒坦些,儘管自己也累,可累歸累,那種“大仇得報”的感覺,著實讓人舒坦。
當然,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那位唐大人在那邊瞧著,那《教範》全出自唐大人之手,若是能把這排兵練好了,入了唐大人的眼,沒準還能晉上一級,和其它46個人一樣,他也是鉚足了勁頭,好好的表現一番。
按著唐大人的那日的說法,這衛隊是一標的編制,每標三營、每營三隊,每隊三排,每排三棚,大家現在都是排長,而這隊官、管帶,都要從中挑選,而挑選的標準很簡單,以練兵成效為憑。
只要把這兵練好了,便能成隊官、管帶,甚至將來還能成為一標標統,這不就是自己想謀的出身嗎?
心魂激盪間,宋在禮只想著把這些兵練好了,按照唐大人的說法這刺殺術可是兵膽、兵魂,若是不敢刺刀見紅,這兵也就白練了。
“殺!像我這樣,要發著狠、懷著恨,明白嗎?吳班長,若是這傢伙再狠不起來,就把你的班長給摘了……”
當吳佩孚於這邊被排長訓斥著的功夫,在不遠處祖伯顏卻端著洋槍據肩瞄準著,槍頭用揹包帶吊著兩塊紅磚,豆大的汗滴從他的額上滴著。
“奶奶的,胳膊撐不住了……”
祖伯顏的心裡不過是剛一洩氣,抵著槍托的肩窩便是一鬆,這邊剛一鬆,槍身便微微一晃。
一直盯著一排人的李可林瞧見這一幕,嘴解一揚,便走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