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朝陽 > 第176章 心生異

第176章 心生異(第1/3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天下八督,於“我大清”的官場上指的便地方的八大總督,直隸、兩江、湖廣、兩廣、閩浙、四川、陝甘以及雲貴,其中地位最高者自然是直隸總督,尤其是打從直隸總督兼起北洋大臣,權勢更重,至於兩江總督,則因為其稅賦重地,加之兼南洋大臣,其權勢只比直隸總督稍遜,而湖廣大總督其地位卻是稍遜。

天下第一督,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原本位列直隸總督之後,各督排名第三的湖廣總督,便開始挑戰起這一“稱號”來,不過這兩年湖廣確實有挑戰直隸的本錢——自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後,便於湖北大興洋務,漢陽鐵廠、兵工廠、武昌造船廠、大冶鐵礦、湖北官紡局、湖北生絲局以及湖北船政局,甚至就在年初,因為湖北煤質不堪煉焦的原因,更與兩江總督合作,於淮南九龍崗探得煤礦。

正是得益於一系列官辦工廠的興盛,對使得湖北隱隱成為舉國洋務領袖,加之年初時,因湖南推行煙土專賣,藩庫收入激增下,作為湖廣總督的張之洞更是開始自修皖省的煤礦鐵路,以保障他日漢陽鐵廠用煤。

藉著朝廷的支援,這位曾經的北清流領袖,憑著湖北洋務所成,似乎正在一點點的挑戰著李鴻章的地位,至於那“天下第一督”,於湖廣總督府間眾人看來,更是非張之洞莫屬。

可就在張之洞雄心勃勃的操辦著湖北的新政,同李鴻章一爭高下時,朝鮮統監唐浩然起兵造反的訊息,隨同他的電報一同傳至了湖北。傳到了武昌。

“自今之後,國家諸事皆由香帥與地方總督議處,浩然自當還兵,朝鮮之兵絕不入關內半步,如若不然。浩然唯一以朝鮮十萬雄兵,兵逼京城,以清君側……”

張之洞坐在牛皮太師椅上久久地凝視著這剛剛收到的電報,胸中的怒火在一陣陣灼熱地燃燒。它炙烤著他的心,令他憤怒,令他委屈。也令他痛苦!

他萬萬沒有想到,這電報盡然出自唐浩然之手,這恰恰是張之洞最為惱火的地方,可以說,正是他張之洞一把把唐浩然帶進了官場。兩人雖無師生之情,可卻有著半師之實,雖說當初藉口把唐浩然支離了湖北,可張之洞卻從不掩飾對其的欣賞,甚至在其主持朝鮮時,更是言稱其有有治國安邦大才,可惜屈於外藩。

每每念及此,張之洞都會暗自後悔。若是當時留他於湖北,沒準……可這世間又豈有後悔藥可吃?

而在張之洞為其可惜之時,不料就是這個人。今天居然說反便反了,這幾乎等於狠狠的甩了一個耳光在張之洞的臉上!

畢竟,兩年多來,張之洞十數次為其張目,對其欣賞可謂是世人皆知,可誰曾想。他說反便反了,完全沒有一絲顧忌。縱是吳三桂亦是忍耐數十年,而他區區兩年之功。便想以一地而下舉國。

但這不是最惱人的,真正令人惱火的卻是其用一紙通電把“天下八督”都扯了進去,以離間疆吏與中樞間的信任,扯上其它人也就算了,偏偏卻扯上了自己,這如何能不讓張之洞心惱,在他看來完全是忘恩負義之舉。

忘恩負義如此,又豈能為人所信!

“唐子然……”

冷哼一聲,惱怒非常的張之洞只覺鬍鬚微顫,若非控制得當,只怕那茶杯都摔了出去,而桑治平瞧著這一幕,卻只是半閉著眼睛,並沒有說什麼。現在還能說什麼呢?唐浩然不僅反了,還用一紙通電,把若大的中國八位封疆大吏都扯了進去。

曾身為清流領袖的張之洞又豈不知道,或許現在朝廷會因一時之急,而會對此視而不見,可待這一關過去後,勢必會有言官藉此彈劾,言官彈劾又豈需任何實據,只憑幾句傳聞之辭,便給別人定下罪名!更何況,他們還有這電報可作實據!

這唐子然不是存心要把大傢伙往絕路里整,往死路里推!

外放地方的十幾年來,雖說當初朝廷外放自己是為分地方之權,借清流鉗制鹹同軍功疆吏,可外放地方後,張之洞早已經由當初的清流化為疆吏,所考慮的自然是自己的權力,這疆吏之權全不同於京官兒,京官清貴,可疆吏……想成就一番事業,還是要到地方上!

雖說多年來對朝廷忠心不改,可並不意味著張之洞會迂腐到拿自家身家性命去驗那個“忠”字,甚至他不可能如曾文正公一般,任人欺凌,曾文正公的遭遇已經讓人心寒了,如若將來有言官彈劾,朝廷再無端羅織罪名。

那樣的話……非但個人身家不保,甚至可能禍及家人宗族。而這一切正是唐浩然的一招“八督議政”所致,這那裡是什麼“議政”,分明是逼朝廷對八督下手。

唐子然究竟

目錄
三生道之潛龍伏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