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帝國的朝陽 > 第115章 鐵廠

第115章 鐵廠(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穿越隋末,系統降臨人在古代,隨身有座現代都市史上最強駙馬爺從門吏開始光宗耀祖皇帝女兒身,開局欺君犯上重生悍卒:開局官府發媳婦皇后的貼身侍衛嫌我功高震主,我黃袍加身你哭啥?一覺醒來我在龍椅上了四合院:跟大孝子斷親,娶婁曉娥三國:被義父背刺,我反手篡位從小縣令到主宰萬界寒門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遙官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重生太子,開局竟勸弟弟們搶皇位諸天穿越,從慕容復開始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從霸主尼多王開始傲視群雄水滸:開局買下樑山,造反不招安三國如煙

“廠區煙囪林立,廠房櫛比相連……實為中國雄起之象徵!”

幾乎每一個來到仁川的西洋人,目睹著仁川特區的建設時,都會生出這樣的感覺,從仁川日新月異的變化中,人們所感受到的是一個古老東方國家的覺醒。這裡與上海的繁華不同,仁川的繁榮是建立在工業上的。

在佔地達二十平方公里的工廠區那裡,山下的地平線被很大一片工廠區所遮斷,滿眼都是鱗次櫛比的車間,雄偉至極。特別是在那林立的煙囪之中,有幾個正冒著煙,有白色、有黃色、有灰色、有黑色;它們一邊互相交織,一邊向藍灰色的天空擴散,形成一朵朵異樣的雲,佈滿了半個天空。在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大背景的襯托下,那一座座高低不同、形狀各異的廠房,顯得極為壯觀。

一但進入工廠區,人們所感受到的卻是一片其它地方所未曾感受的繁忙喧鬧,天空中只見各種色彩的煙霧,混合著朦朦細雨,蒙在煙囪、車間和廠房的上空,滿載礦石、煤炭的火車轟隆隆地從港口開進來,滿載貨物的火車又隆隆地開往港口,港口上數以千計的勞工將一包包貨物扛上吊板裝上輪船。

作為遠東規模最大的仁川鋼鐵廠臨海而建,工廠擁有自己的碼頭,以便卸下供生產用的鐵礦石以及焦煤。建設鋼鐵廠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首先,廠址必須有豐富的含鐵量高的鐵礦、有可冶煉為焦煤的優質煤礦,還要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

而除去臨海的交通條件之外,仁川都不具備。其周圍既沒有鐵路,也沒有焦煤,它的鐵礦石來自從北方臨廣梁灣的殷慄鐵礦,因為朝鮮沒有優質煉焦煤,則只能從國內的開灤煤礦購進。甚至就連同淡水亦需要從漢江經水渠引入工廠。

無論如何。就地緣上來說,這裡並不適合建立鋼鐵廠,可是現在一座亞洲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鋼鐵廠卻聳立仁川的海岸邊,一座高聳的鍊鐵高爐,一間間連綿的車間,各種各樣的機器裝置。這座經過多次追加投資後的鋼鐵廠,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可以生產數以千百種鋼鐵產品。

在廠區內,運輸原料的火車像在賽跑一般,轟鳴著在廠區間賓士著。頭戴柳條帽盔的工人們,正在架設二號高爐,不過處的一號高爐,此時已經投入生產,發出灼人的熱氣,空氣中總是瀰漫著淡淡的臭雞蛋味,那上焦炭散發出的味道。

雖是陰雨綿綿,可是在高爐附近卻是一片彤雲密佈之景。若是從山上看去,便能看到此時的鐵廠卻是被一片朦朦的煙雲籠罩,若是在夜晚那高聳的鍊鐵高爐噴湧出的爐火足以映紅半個夜空。成為比燈塔更為耀眼的存在,而此時那爐火卻將整個工廠變成了人間仙境。

工廠內高爐中的烈火熊熊燃燒著,爐口的煙雲遮天蔽日,那紅彤雖高卻只讓人感到一陣陣灼熱,在高爐下幾名爐前工手舞鋼釺在爐前穿梭,他們不顧爐溫升高。仔細觀察爐膛內鐵水熔鍊情況,不時地取出鐵水標樣送往化驗室檢驗;爐前化驗員在操作檯前認真做著生鐵化學分析。為爐前調整操作提供可靠依據;鼓風機班的工人則根據爐溫生降資料,隨時往爐膛內送風、撤風;電工、焊工、鉗工。在爐前奔跑忙碌著,都在為確保鐵水出爐萬無一失做著各種準備工作。

整整一夜,唐浩然都守在這座高爐附近,困了也就是在不遠處的辦公室中打個盹,這座高爐儘管是從英國購買的,但是卻借鑑機器小高爐的改造工藝,其產量相比過設計產量投高了數倍,僅此一座高爐一年即可生產十餘萬噸生鐵。

19世紀末,這是鋼鐵的時代,作為一名冶金工程師,唐浩然自然深知這個時代的鋼鐵工業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一個國家的脊樑,意味著一直等待著鋼軌的工地上可以迅速鋪設下廉價的鋼軌。

因為沒有技術人員的關係,工廠內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是聘請自英德,他們負責檢驗買進的礦石,石灰石和焦碳的品質,使產品、零件及原料的檢測系統組織化。同時還指導著生產,這一爐生鐵,是仁川鋼鐵廠一號高爐的第一爐生鐵。

“出鐵!”

終於,隨著唐浩然發出“出鐵”的命令,工人們立即操縱當時蒸汽動力的開口機開啟了出鐵口,霎時從爐內噴出大團大團焰火般的火花……在萬眾囑目下,仁川鋼鐵廠冶煉的第一爐鐵水從爐內順利流出來了。

數百噸通紅的鐵水被直接倒入混鐵爐中,與爐中的廢鐵混合,看著那拖著混鐵爐的電車往轉爐車間駛去時,唐浩然整個人不禁產生一種時空的重疊,不禁想到兩年前的這個時候與鋼廠中與“流星”遭遇的那一瞬間。

那一

目錄
三生道之潛龍伏虎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