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失望(第1/3 頁)
“實現正義,即便天塌!”
漢城慕華路東側的一棟西洋式建築的大理石門廊上銘刻著簡單的八個字,這便是統監府法務部所在,統監府中,法務部可以說是第一個搬出統監府獨立辦公的機構,在某種程度上,這緣自於其的一個最簡單的追求——獨立。
獨立是公正的前提,至少對於身為法務部部長的蔡紹基來說,司法獨立是保持司法公正的唯一前提,甚至在他的刻意追求下,有些偏頗的委任了四名外裔法官,以確保法官不為人情所困,並能讓那些年青的,以西洋標準來看,甚至還未能取得律師資格證的年青人們,向那些外裔法官學習。儘管他可以如其它部門一般,透過聘請外裔事務員的方式處理此事,但他還是頂住了內外壓力,用起了外國法官。
“三年,給我三年的時間,我至少能開創一個新局面!”
每當面對壓力的時候,蔡紹基都會信誓旦旦的向統監爭取時間,以實現他的夢想。而在他的努力下,現在的法務部正在一點點的顯現著自己的權威,儘管國人有著恥訟、厭訟以至懼訟的習慣,但透過一年多來的法律實施,漢城、仁川、平壤以及釜山四個地方法庭的威信已經樹立了起來。
正如報紙上說的那樣“警察是嚴厲的,法官是公正的”,警察的嚴苛、法官的公正,在某種程度上,兩者是相互制約的,尤其是對於擁有入室衛生檢查權的警察而言,在入室衛生檢查權以及嚴厲的懲罰權的推動下。特區等地的百姓衛生習慣得到了根本性改進,正如今年夏天,瀰漫於漢城的上空的“惡臭”第一次消失了,衛生習慣的改變降低了許多傳染病的發病率,某些傳染病的發病率甚至下降了90%以上。
當然這一切都是在警察的警棍和罰款下實現的。面對空前膨脹的警察權力,法務部則成為制約其權力的唯一部門,在雙方的角力過程中,高等審判廳多次迫使其低頭,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制約其權力,進而達成某種平衡。
在這一過程中。司法的權威正在一點點的樹立著,至少第一次,國人知道至少在審判廳,沒有官官相護一說,一切基於法律。違法就是違法,違法必究沒有一絲的妥協。甚至隨著審判廳的公正威信的樹立,許多朝鮮人亦紛紛將“狀紙”遞向審判廳以尋找公正,他們相信在法務部可以得到朝鮮官府無法給予的公正,以至於保護。
對於蔡紹基而言,他正在計劃著,借用朝鮮人的“申冤”去奪取朝鮮的司法權,正如同警察部借衛生、戶籍調查奪取地方權力一般。如果說統監府各部門最大的共識是什麼,恐怕就是權力是需要爭取的,朝鮮人絕不會平空將權力交給統監府。
奪取朝鮮地方八道的司法審判權。這是法務部今年最大的計劃,如果這一計劃順利完成,那麼朝鮮地方政府除去收稅權外,便會成為一個擺設,有時候陰謀總在許多看似“公正”的理由之中。
無論是蔡紹基懷揣著什麼高尚的目的,但最終的目的卻是實現統監府全面控制朝鮮的戰略目標。為了這一目標,各部門無不是步步為營的推進著各項事業的進展。不過今天。蔡紹基的工作卻被打斷了。
“不可能!”
在法務部內,面對滕毓藻的請求。蔡紹基卻立即大聲回絕道。
“警察局的職責是逮捕、並收集證據,至於以何罪起訴,那是檢察官的事情,警察局無權干涉,更無權將平民移交到軍事法庭!”
作為法務部的首席檢察官,張康仁自然無法接受警察越權查辦案件,更不能接受警察局將平民移交軍事法庭,甚至在他看來,即便是警察亦無須移交法庭。幾乎是在法務部長回絕的同時,他則於一旁回應道。
“可,這畢竟是大人的要求!”
面對檢察官的駁斥,滕毓藻則只是冷靜的反駁道。
“我這邊只能服從命令!所以,我這也只是知會一聲!”
知會!
冷冷一笑,張康仁在滕毓藻身上掃了一眼,然後他的唇角一揚。
“這事怕沒有那麼簡單吧!”
稍一冷靜,張康仁便意識到,滕毓藻將此事告訴自己,恐怕絕不僅僅只是知會一聲,若只是知會,他完全沒必要親自來,更何況這事裡似乎帶著些古怪。
“騰興甫,你是想把麻煩踢到法務部吧!”
麻煩,這確實是個麻煩,見想法被揭穿,滕毓藻也沒有惱火,只是無奈的嘆口氣,這一次警察部是“事方”,很多話他不能說,說多了反倒會讓人覺得他是在偏坦警察部的警察,可在另一方面,他卻知道如果此事真的以大人的吩咐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