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遼陽戰役(二)第二更,求月票(第1/2 頁)
“清軍的目標在那?”
察覺到了這一點的商德全並沒有感覺到一絲欣喜,反倒是更加緊張了。這種直覺是作為中高階將領所必備的最低限度的資質,雖說商德全並未指揮過兵團作戰,甚至可以說基本指揮經驗亦極為欠缺,但他在這方面或許有著天生的優勢。
也許是因為過於謹慎的關係,使得他從始至終都在懷疑著作為“老將”的左寶貴絕不會蠻打蠻撞,從而才沒有失去應有的判斷力,被敵人向司令部的大規模炮擊所迷惑了的話,他就會從沈旦堡那裡分兵來加強李大人屯的防禦,這樣的話就會正中了左寶貴的下懷。從而將整個戰線都置於危險中。
“一定不會是自己這!”
意識到這一點的商德全,再一次端起望遠鏡,瞧著揮彈如雨的朝著自己陣地上發射炮彈的清軍炮兵,那眉頭卻是緊皺著,炮擊已經持續了一個鐘頭,多少次他都想讓師部直屬的行營炮連以及重迫擊炮連,尤其是後者,對清軍炮兵反攻,但是他卻選擇了忍耐,因為他無法確信對方會選擇什麼地方作為突破口。
“命令騎兵營增援黑臺溝,第二重迫擊炮連增援沈旦堡!”
經驗上的欠缺、對陣老將的謹慎,使得商德全沒有被左寶貴所迷惑,非但沒有從前線調動部隊增援李大人屯,甚至還將唯一的一支騎兵連以及師屬炮營中的一個重炮連都增援至左翼,接連幾個命令從商德全的口中下達之後,他又一次拿起望遠鏡,盯視著對面的清軍。
“命令重迫擊連作好準備!既然左寶貴要給咱們上一課。那咱們就給他們上一堂戰術課!”
在提及戰術課晨,商德全的唇角一揚,臉上露出一絲冷笑,他所謂的戰術課指得是戰術上的變革,在他看來現在的清軍甚至還尚沿用著幾十年前太平天國那會洋人教習教授的戰術。而那種戰術早已經不適合時代的發展了。
“裝彈!”
在接到戰鬥準備的命令之後,第三團後方炮兵陣地內,四個環型迫擊炮陣地內,立即忙活了起來,在環型陣地底部用多層方木鋪設的“炮臺”上,一個粗大鋼管正被緩緩搖平。這是新軍最強大的炮兵武器——240毫米重迫擊炮。
其甚至直到戰前方才定型,而其與普通的迫擊炮彈尾藥包不同,其裝藥卻是被分成兩步,在炮兵班長的命令中,炮班的戰士們立即將炮身搖平至20度左右。隨後一名炮手則將一包發射藥填進了粗大的炮管內,就像是舊式的前裝炮一般,甚至在裝填藥包前,另一名炮手,還撕開了一個紙管,將紙管內的15克細小粒黑火,藥倒入炮管以以保證發射藥包的充分燃燒。
與普通的迫擊炮相似,其亦透過調整發射藥包的規格調整射程。其藥包分成兩種規格,一種是八百克藥包,可以把重炮彈射到750-1400米外。而另一種一千二百五十克藥包,射程為1100米至2200米。
儘管其射程遠遜於行營炮,亦小於團屬120毫米迫擊炮,但其作為師屬炮,卻有著超出人們意料的威力——炮彈!其炮彈之重,遠超過此時任何一種陸戰炮。
當藥包被裝入炮管後。在陣地後方的四名炮兵則用鋼質的彈鉗,鉗住放置在一後方戰壕內的長達一米的炮彈。這米長的炮彈重達83公斤的炮彈,需要由四人用彈鉗鉗扣彈體。然後抬到炮口在另一名士兵的協助下,才能將炮彈裝入了炮管。隨既後方的炮手立即將炮身搖轉復位,再次瞄準。
而一直蹲在炮尾的擊發手,則會在此時固定在炮尾地步槍上膛,這支被去掉槍管和槍托旋入炮尾的步槍的作用是點火器用空包彈引炮膛內的15克f3黑火藥。以引燃射藥炮將83公斤重的炮彈射出去。雖說其裝彈過程瞧著很是繁鎖,導致其每分鐘的射速不過只有一發,但其威力卻能彌補射速的不足。
在重迫擊炮連作好射擊準備的同時,在沈旦堡第四團臨時構建的防線前方不過公里外的一片村落的後方,吉字營馬隊統領永山此時用望遠鏡觀察著遠處的逆軍陣地,在逆軍的陣地上,根本看不到火炮的痕跡。
“當真是朝鮮邊地,連個行營炮都買不起……”
沒有行營炮,意味著其完全不必考慮開花彈榴散彈的威脅,相比於洋槍,洋炮開花彈才是最大的威脅。
“弟兄們上馬,操傢伙,別讓盛字營搶了頭功!”
當盛字營馬隊開始操起洋槍、大刀的時候,永山便吆喝了起來,在吉字營中,永山也算不上是個什麼人物,不過因為其父富明阿為前吉林將軍的緣故,雖早已身故後,但于吉字營中,他卻多受照料,雖說他是旗人,可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