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德意志的決定(為新書求支援)(第2/3 頁)
是在一步步的把和平的希望給毀滅掉,還是說是在阻擋戰爭。”
一攤手,劉崇傑用無奈的口氣說道:
“希望我們的工作是在阻擋戰爭的爆發吧,是在為了和平做著最後的努力……”
“當然,這是為和平作著最後的努力!”
面對亞哥夫這位德國外交大臣的詢問,陸徵祥用極為平靜的語氣說道。
“現在,我們之所以希望德國能夠基於兩國之間業已經擁有的盟約,給予我們支援,正是基於一個原則——那就是和平!”
是的,正是基於和平,在這個時候,實力是保障和平的唯一選擇!
“原來如此,這次,你們需要的是德國發揮盟友的作用,我沒理解錯吧?”
一手夾煙,亞哥夫的神情顯得有些凝重,這是作為朋友之間的對話,所以顯得並不那麼正式。
“我認為,這樣理解是正確的,德國與中國是盟友,在這個時候,中國確實需要德國的幫助與支援,事實上,大使閣下應該注意到的一點是,在事件爆發後,作為德國的外交大臣,我本人已經在各種場合表達了對貴國的支援!”
什麼是盟國的責任呢?
就是在必要的時候有所表示,就像在摩洛哥事件時,中國表示對德國的支援一般,現在,中國所需要的是德國的回報,而在亞哥夫看來,德國似乎已經給予他們足夠的回報了——他在公開場合為其盟友背書,對其表示支援。
事實上,這種支援是有限的,對此,亞哥夫當然非常清楚,而在某種程度上,他一直在等待著,更準確的來說,德國在等待著中國提出他們的要求。
“當然,我們感謝閣下給予我們的支援,外交上的支援正是現在我們所需要的,但是我們同樣需要看到的是,現在英、法以及美國三國的聯合通牒,無疑是在挑戰著“四皇同盟”的存在,如果,我們表現出任何軟弱,那麼無疑將會令世人懷疑,懷疑“四皇同盟”的必要性!如果德國不作出什麼表現的話!”
陸徵祥的話讓亞哥夫彷彿吃了蒼蠅般地皺了皺眉,四皇同盟,無疑是他任內最為成功的外交成功,而現在,正如其說的那樣,“四皇同盟”正在受到挑戰。
儘管簽署“四皇同盟”的代價是德國拋棄了自己的盟友“土耳其”——這是同盟的代價,相比於土耳其,俄羅斯無疑更為重要,或許俄羅斯在戰爭中元氣大傷,但是一個元氣大傷的俄羅斯也遠非土耳其所能相比,所以德國選擇了俄羅斯,拋棄了土耳其。
德國、俄羅斯、奧匈以及中國,四國簽署的同盟條約,幾乎佔據著半個地球,可以說是人類史上有史以來“最為偉大的盟約”,這必將確定德國未來的勝利之路,實際上,正是因為“四皇同盟”的存在,才會使得德國在與英國的海軍對抗中,處於某種優勢之中。
但是在另一方面,現在“四皇同盟”從成立以來,就一直面臨著來自外部的考驗——俄羅斯的復甦依賴外部的投資,而法國以及美國在俄羅斯的投資,直接左右著其外交,也正因如此,在同盟條約簽字以來,德國一直千方百計的維持著盟約的繼續,正如其在巴爾幹問題、土耳其問題上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讓步,甚至導致土耳其完全倒向英法,無不是為了穩固俄羅斯。
假如現在,在中國面臨威脅的時候,德國不能夠有所表示,那麼同盟條約無疑將會再次受到了嚴重的挑戰,到那時,四皇同盟極有可能明存實亡。
“那麼,你們需要我們做出什麼樣的支援呢?”
亞哥夫看著面前的陸徵祥,出言詢問道。
“中國人需要我們做什麼?”
在皇宮內,威廉二世皇帝看著亞羅夫出言詢問道。
“陛下,正如我們最初的預料一樣,他們希望我們能夠為盟約背書!”
話聲微微一頓,亞哥夫又繼續說道。
“不僅僅只是德國,他們還希望奧匈、俄羅斯兩國發揮出盟友的作用,他們說……四國同盟正在面臨著前所未來的挑戰!現在正是展現盟友意義的時刻,任何退縮,都有可能導致英、法以及美國視四皇同盟為無物,陛下!”
“這正是我所擔心的!”
威廉二世皇帝似乎有些感嘆的說道。
“英法的舉動,不僅僅將美國緊緊的捆綁在一起,還讓世界看到了他們的力量,他們的力量就是三國的力量,而現在中國人正在勢單力薄的對抗著三國的力量,如果我們不做什麼的話,那麼,無疑將會令世界形成一種假想——“四皇同盟”形同虛設的假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