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2/4 頁)
的人,簡直比茶館的說書先生還有意思。
其實那也是自然,百年後人們的思想愈加複雜,所描寫的故事情節曲折離奇,自然不是現在這些簡單的故事所能比擬的。
她並不只說**故事,世界風光,靈異鬼怪,探險傳奇,無一不說,喬霏的口才本就極好,在涵碧山莊時又常常聽說書先生講評書,說起故事來彷彿讓人身臨其境,又不著痕跡地添上了許多主觀的感情色彩,引得那幫土匪們心馳神往,欲罷不能,連心魂都飛了出去,連那一臉煞氣的土匪頭子都忍不住每日搬一張小板凳熱切地聽她說故事。
除了閒聊說故事,喬霏並不主動多問些什麼,彷彿對自己目前的處境漠不關心,似乎是認命了,這樣溫順又會講故事的肉票,使得眾土匪對她的戒心降低了不少,待遇自然比在地窖裡的眾洋人好上不少,日日就是吃飽了和這些看守他們的土匪說故事,看起來哪裡像個肉票,倒像是這些土匪請來的說書先生。
而談判也在悄悄進行中,喬霏的信已經遞到了山下,眾多政府官員和外交使團等頭面人物,都到了山下的縣城進行談判,正管轄這一帶的張志炎自然也假惺惺地參加了談判。
土匪們的代表提出了三個要求,一是要求政府軍將軍隊撤回原防,二是收編山中匪眾與政府軍混成旅,三是要求補充軍火和給養。
在張志炎的大力促成和外國使團的威脅下,官方終於表示可以接受,雙方談判基本達成協議,準備簽字,各方才鬆一口氣,就等著放人了。
原本談判既已達成協議,政府便下令軍隊解圍撤退,並委任土匪頭子為旅長,劃入張志炎管轄,派人上山接洽釋放那一眾肉票的日期。
可就在這時,事出意外,變故突起,那土匪頭子竟然當面扯碎了委任令,並且致函北平政府,否認和談條約,要求政府軍再撤退一百里以外,立刻接濟山中糧餉彈藥,並且聲稱待召集山中首領會議後,才能提出正式和談條件。
原來這些土匪原本是這一帶的一小股土匪,都是些普通民眾,日子過不下去了,幾個膽大的便跑進山中做了土匪,不過幾十人,偶爾搶搶過路人,圖個溫飽,根本沒成什麼氣候,與這一帶的民眾本就是鄉里鄉親的,更談不上什麼擾民,本以為這日子就這麼過下去了,誰知道這兒來了個張將軍。
這張志炎張將軍也是山匪出身,大概是這一帶地勢險要,若是能完全控制住此地便能進一步染指蘇滬這等繁華地段,於是就相中了這一小股土匪。
那土匪頭子對和他一般出身的張將軍很有好感,也算是那股的粗豪流氓氣味相投,只覺得這個張志炎比前任文縐縐的督軍好上許多,便與其相談甚歡,三兩下便談妥了,歡天喜地地加入張志炎麾下成為一支正規軍。
張志炎正準備將他們收編,可突然想到自己養著那麼一大支部隊本就缺糧少槍的,再不斷擴兵搶地盤豈不是更加捉襟見肘?這錢的問題沒解決就怎麼也發展不起來,雖然他性情粗豪,可這點頭腦心思還是有的。
於是和這土匪頭子一合計,便想出了此等劫車綁票的妙計來,可以從北平那幾個大佬軍閥和洋人那兒狠狠敲上一筆,豈不是大大划算的生意?
張志炎便派了手下與山上土匪合為一處,提供給他們槍藥人馬,兩夥人共做下這驚天大案。
此時張志炎看到北平政府許多官員和洋大人都親自駕到和他們談判,便認為這筆生意還可以大賺一把,談判談判,就是要多談談才能敲更多的竹槓,所以才出爾反爾,大喇喇地毀約。
這一訊息傳到北平,各國公使團大為吃驚,接連照會北平政府另謀和談途徑,務必要和平了解,以免傷及外僑,故而政府不得不繼續談判。
可是這夥土匪提出的條件一次比一次苛刻,竟要將手伸過界,妄圖接收趙子嘉的地盤,這樣苛刻的條件,讓北平政府根本無法和他們進行和談。
而明眼人也早就發覺這背後定是張志炎在搞鬼,別看他一副急吼吼的樣子,成日咒罵著山上的土匪,可這背後沒有他的影子,這群山匪怎麼可能有如此大的聲勢,何況這些土匪提出的條件條條皆對他有利,其中沒有貓膩有誰會相信?
故而以趙子嘉為首的幾個軍閥氣得咬牙切齒,堅決主張改撫為剿,或是使用明“剿”暗“撫”之計,用以恫嚇,迫使對方放棄過於苛刻的條件,重新進行和談。
張志炎沒想到自己的得寸進尺還真惹怒了幾個軍閥大佬,一時間飛機、軍隊等將這一帶團團圍住,竟擺出一副誓不罷休的樣子。
這下他可犯了難,他是知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