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2/4 頁)
房子,這次,在另一個城鎮。
夏洛是一個新市鎮,為的是安置倫敦那些過剩的人口。20世紀40年代末夏洛初建時,飽受戰火摧殘的倫敦尚元氣未復,受損毀的地區不少仍有待重建,不少渴求安頓下來的人因此都樂意遷出市區,定居市郊。按照原來的計劃,政府希望居民能在原區居住和工作,因此,不大著意興建泊車設施,街道也大都是幽雅的羊腸小徑。這兒不久便成為年輕家庭的安身之所,但大量的人口最終還是要在區外工作。在香港,20世紀70年代衛星市鎮興建時也抱著同一觀念,後來也面對同樣的問題:居民都要長途跋涉到區外上班上學。在夏洛,汽車只能停泊在狹窄的小路上,令交通擠塞問題百上加斤。
1960年我們遷進夏洛的時候,那仍是個光鮮整潔的小鎮,鎮中心是個交通並不繁忙的購物區,通往各種休閒設施的單車和散步小徑也無車馬喧鬧。在此之前,我和美芸一直住在大都市,處身郊區的清新空氣和空曠的田野,我們的生活習慣也隨之轉變。我們租住了一間由鎮議會提供的小屋,左右都是同類的房舍,也都在翠綠叢中,黑莓叢和野榛子構成了天然籬笆的一部分。
我最初獲安插在卡博維克博士(Dr。 Karbowiak)的長程波導管小組,上班的第一天,他讓我看實在的環形波導管。把波導管拿在手裡,感覺很興奮,這無疑是工程技術的傑作。卡博維克博士建議我研究微波和光學傳訊的新方法,他說科研界對光束光學及其與波導理論之間的關係仍未有透徹瞭解,我應該深入探討,從而解決波導的問題。巨型波導管中波的傳導,可以用波理論和光束光學理論來解釋。這是一個好開始。
不久,我的上司提議我一邊在實驗所工作,一邊讀個博士學位。倫敦大學大學學院的巴洛教授(Prof Barlow)是微波研究的先鋒,後來親自督導這方面的研究。我定的課題是“類光學波導”(Quasi…Optical W*eguides),目的是深入瞭解在封閉及開放式波導系統中自由空間傳播及波導傳播的現象。在封閉式波導系統中,訊息波在一個密封的金屬罩中傳導,而在開放式波導系統中,訊息波由電介質傳導,因此電磁場不受金屬管道限制。有關的研究,以類光學方式透過一個右彎的特大長方形波導管模型進行,讓我有充裕的空間探索微波和光波在通訊中的功用。 。。
Chapter06 探索光纖(3)
1960年,電訊業風雨欲來。以35吉赫環形波導管為基礎的長程傳送系統已發展成熟。電訊公司已投入大量資金,並準備投入更多資金,將系統推向準生產階段。頻寬擴充套件令主要的電訊公司矢言提供更佳的電話通訊系統,並計劃引入視像電話服務,讓使用者在通話時可以同時看到對方的容貌。美國電話與電報(AT&T)在20世紀60年代率先推出試驗系統,令其他先進國家為之側目。
與此同時,自鐳射於1959年發明後,電訊業雄心勃勃,相信光通訊很快便可實現。鐳射若能成為新的訊息載體,訊息容量比點到點微波傳送系統提高達一百萬倍。光通訊大有與環形導波系統爭一日長短之勢,但環形導波系統當時仍處於絕對上風。其時鐳射尚在發展初期,有關的實驗性裝置,只是在全球一兩家研究所中進行過一些試驗,其展示的特性遠不能證明足以作為長程傳訊的載體。在這次競賽中,光通訊顯然遠遠的落後。
我問自己:“怎可以那麼快便斷定鐳射沒有可為?我們為什麼不可以給光波找一種合適的波導管?如果光通訊只停留在理論的階段,實在太可惜了。” 我要為問題找出答案。我要提出的問題是:
1。 紅寶石鐳射是否可以成為通訊的光學載體?
2。 有什麼物質具有高透明度,讓光波可以遠距離傳送?
如果在一兩年內仍找不到答案,也許光通訊的意念大可以丟進垃圾桶裡去。但光通訊的潛力如此龐大,如果不大力深入研究,無疑是平白錯失一個機會。
幸運地,管理層樂意給我提供研究的機會。我無疑衝上了正確的波浪,這個波浪的基礎,是電訊業確認有必要提高傳送頻寬,實現寬頻通訊。業內的策略學家力言,透過增加視像電話之類的新服務,以刺激電話需求,始能擴大收入基礎。鐳射的發明,理論上可為通訊系統提供更高的頻寬,令光通訊的實現指日可待。發展前景遠大,所有有關寬頻通訊的研究都獲得毫無保留的支援和資助。
當時全球研究光通訊的機構不多,其他機構主要研究固態及半導體鐳射。鐳射的發明是物理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