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遊戲競技 > 吳山點點幽 > 第17部分

第17部分(第3/4 頁)

目錄
最新遊戲競技小說: 網遊:我覺醒了兩個隱藏職業網遊炎黃:化身千萬影視評論網遊之我專精保命技能王者:我神級實力,一秀五!戰錘40k灰燼編年史從傳奇開始證道成神NBA:投籃四萬年紅樓之林家有嫡子闖關遊戲,詞條太強了攻略一時爽,死遁回來洗白小黑屋天選搭檔,談戀愛不耽誤搞事業十日終焉凡塵領域穿書:炮灰他要頂不住了凰臨天下:重生之謀權為後成為黑暗四天王致力於幹掉四聖獸武俠網遊:比武穆念慈,黃蓉急了是勇者就上1000層網遊:禍亂江湖王者:月光啊,閃爆他們!

口,一棵大樹古老蒼翠,臨水垂蔭,樹身可數人合抱。島上有四個自然村,160多戶人家,近600人口,皆環山而居,人家盡在綠樹山崖間,風景極佳,若世外桃源。

山上樹木蓊鬱,色澤蒼翠。向道中居民打聽何處可前往一探?鄉人皆純樸善良,說山裡有座盤龍寺值得一看。

沿蜿蜒山路一路尋去。石砌路面和山圍皆以大青石條為材,心想應是山中古廟之物,材料如此精良,數量如此之多,可見古廟當年規模之宏。到得山門,層層階石都是一色的青石,登階進山門,才見面前是大片空地,長滿了茂盛的蒿草,一直伸展到遠處直立的山根之下。右側一排破平房,應是原先廟宇中的僧房,後來曾被改作教室,又廢棄,現內裡每間房子都有黑板嵌在牆上。僧房後似還有偏殿,但門鎖路堵,無處可入。繞破房轉了一圈,發現可從室內的破窗處翻進去,於是翻窗跳入內院,進入一座半圮的舊楠木大殿,上漏下敞,十分凋敝破敗。牆上留有文革時期毛主席語錄。這裡似乎曾被用作倉庫,後來又被用作學校的小禮堂,因殿前靠後的地方有磚砌平臺,可作主席臺,現上面供奉幾座菩薩。

透過內院鎖著的鐵柵門,可以望見門外又有青石階伸往山下,此廟建在半山的一個山塢裡,依山臨水,視野暢闊。

仍由原路攀窗返回,在青翠幽靜的山塢流連不去。後來從古志中得知,盤龍寺俗名橫山寺,遍地細草雜花叢生葳蕤,建立於三國時期,鼎盛於唐朝,在大殿之中,前有云隱堂,左有 音閣,盡得風水之勝,王鏊、林則徐等名人都曾前來賞遊過。而我現在面對的是一片靜謐的青草地,在無人的山谷裡盡情滋長的野草們搖曳著細細高高的莖條,把山野點綴得鵝黃柳綠,無比清新。難以想象,這片嫩綠山谷曾經殿閣樓臺重重,修廊曲戾迤邐,如今都付與雜樹荒草,枯藤寒鴉。但這山邊頹牆,草中殘基,也與這清麗山谷漫天長水融為一體,十分靜幽安寧,讓後來者如我,得作一瞬閒雲野鶴。

日將暮,湖上霧起。匆匆再往裡趕,為的是看一所大房子,到門前發現房極破舊且改動很大,無甚看。倒是門前正與丈夫搬水泥準備修房的一位農婦,專門領路至山間尋到一棵古樟樹,說這是全山最大最古的樹,可惜已經枯死了。農婦匆匆返回,臨走時連連抱歉,說手頭活還沒幹完,否則可以多陪一會。讓人又一次感嘆此地民風之純樸好客。

告別橫山,經湖堤公路返回西山,金鐸山在望。經過山腳下的東村,又以急行軍的過度進去轉了一下。東村是西山著名的古村,我已去過多次。因漢初商山四勝之一的東園公隱居於此而名。村裡古蹟很多,尤以儲存較完好的明清宅第著稱。

傍晚時分,巷口有幾位老人聚坐牆邊。有一位是敬修堂的主人之一,很憨實的一個老頭,掏出腰間鑰匙開門迎客,這座五進宅院已經村裡修葺,作為賣門票參觀的旅遊景點了。村道旁還有一座古老的“棲賢巷門”夾在民居之間,不遠處還有一間鎖著的院子,據說是東園公住過的地方,當然已不是原宅了。

位於西山北端的東村南依金鐸,北瀕太湖,與橫山陰山隔湖相望,湖面還有數點青綠,如紹山、大小幹山,則都是無人居住的綠色小丘了。

這就是西山諸島,湖波微動,風色清暢,平岡低岫之間,近嶺雜樹泛青,花木蔥鬱;遠島煙雲蘢碧,輕墨淡抹。古村如湖蚌之珠深蘊其內,入村不知身在水中,登山才見煙波浩渺,諸島如綠葉飄浮其上。“遠山近山雲漠漠,前村後村水重重”(趙孟睿┏鋈肫浼洌�褂小罷爸�誶埃�鮁稍諍蟆保�匈懺闢猓�恢���母芯酢�

晚上在寶島花園飯店用簡餐。這座飯店建於長沙島南部瀕湖的山崖上,與葉山島橋相連,水相接,能欣賞到很漂亮的湖上風景。現在是夜晚,正是“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的時候,但太湖無論何時總是溟濛一片,夜幕下也同樣空涵混沌,那些大大小小若沉若浮的島嶼,此刻都無聲消隱,沉入無邊空濛之中。

唯有長沙島上的寶島花園晶光璀燦,像天外飛來的歐式城堡蹲踞在湖島之一隅,用詫異的眼睛張望這片兀自沉睡的湖山。

橫山主麓七子山(1)

七子山在蘇州城南7公里處,海拔米。它因山頂上七個土墩石室而俗稱七子山。七子山一山多名,據隋書《十道志》說它四面皆橫,故名橫山;《吳郡志》說它濱臨太湖,若箕踞之勢,又名踞湖山;《姑蘇志》說因吳越葬忠獻王元璙於此,建薦福寺,又稱薦福山;此山有五大塢,又稱五塢山。

走向七子山,是我到蘇州幾年後的事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小文正傳篇外兩篇丹青朝群星,我的歸宿玻璃方糖大明官妻年少不怕輕狂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