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開張(第1/2 頁)
青山鎮街面上的人發現最近客運站旁邊開了家水果店,這裡的水果個大味美,凡是吃過的管是老的少的都說長這麼大小就沒吃過這麼好吃的水果。管是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子、紫豔豔的葡萄,還是皮脆核小的大棗,哪樣都汁水十足,果肉香甜。
雖然在價錢上比別家有些小貴,可是質量上完全是高水準的,就算是貴上些買的人還是不少,其中大多數都是回頭客。套句某位常客的話說那就是,吃過了他們家的水果再去別家總覺著不是味兒,還是這裡的東西地道。
在最開始定價位的時候,紀家人的意見還不太統一,周淑香和紀果的意思是走薄利多銷大眾路線,而紀香和紀以田卻覺得果子味道好,跟別人家一個價錢就行,也不能太便宜了,那樣不上算。
最終拍板兒的人是紀巖,而她卻選擇了提高價位,每個品種都要比市場平均價格高上兩成,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也是有她自己的考慮。
俗話說的好,同行是冤家,街面上賣水果的店可並不只有她這一家,空間裡水果的品質如何她最清楚不過,如果以低價位甚至是同等價位,不用說時間一長顧客肯定會被這邊搶過來,同樣的價錢誰不喜歡買味道好的水果,是不是?
擺地攤的時候就算了,流動性大誰也不會太計較。有了實體店面整日坐攤兒那可就不一樣了。
生意紅火當然是件好事,可問題是要是太紅火了也會讓人頭疼,被搶了生意的那些店又怎麼可能不嫉妒,不埋怨,明槍易躲,暗箭難防,況且她在街面上並沒有多少根基,萬一出現狀況解決起來會很費勁。
如果價位提高,嫌貴去買便宜的人自然就去了別家,相對而言客流是會減少一些,可這樣的話就不至於出現一家獨大,可能被幾家店聯手排擠的局面。
倒不是說她膽小怕事,她就是普通的小老百姓,沒有後臺沒有靠山,只乾點小買賣掙點錢,實在不想招惹太大的麻煩。況且她身上藏有這樣的秘密,並不想太過招搖。
至於對外宣揚也自然有一套說詞,水果品質好,那上的價錢自然也就高,比別人家貴出兩成來也是人之常情,誰也說不出別個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會不會因此耽誤生意這點紀巖並不擔心,並是所有人都只途便宜,肯多花個兩錢兒吃好果子的人還是大有人在。更何況緊臨客運站這一項就佔足了地利,客流上根本不成問題。
除了水果之外,紀巖還把家裡的一些蔬菜拿過來賣,空間的黑土地有限,栽種完了果樹後就沒有多少剩餘的地方了,想要增另種類只能是邊掙錢邊投入了。
好在夏秋季節蔬菜不缺,光是園子裡的那些菜就不老少,加上時不時的兌些泉水澆灌,各種菜都長得十分好,不光是有賣相,口感和營養上也是比一般的蔬菜要好。
西貨站飯店的老闆娘萍姐在買過了粽子和香菜後,認為紀巖這小姑娘賣的東西都挺不錯,知道她開了水果蔬菜店以後,就成了這裡的常客,飯店裡每天需要用的蔬菜但凡這裡有的幾乎都從這拿,因為是老客兒,價錢上自然要便宜一些,可即便是這樣也要比別家的菜要高一點。
萍姐是個買賣人而非慈善家,即使對紀巖的印象不錯,可還不至於為了這個做賠本的買賣。紀家水果蔬菜店裡的菜好價錢也貴,如果沒有特別之處,她也沒必要非得舍便宜的不要而買貴的。
別家的菜是便宜一些,可架不住廢料多利用率也低,就比方同樣都是小白菜,紀家的整棵翠綠水嫩,切除了根部整棵都可以吃,別家的卻不同,光是外面枯黃的爛葉就得剝掉至少一層下去,這樣算下來貴的那點錢全都找回來了,不光這樣,菜的味道也好上不少。店裡的回頭客明顯增多,都說一樣一的菜他們家做出來的就是比別家的好吃。
其實在買粽子的時候萍姐就發現了這點,後來買的那些香菜更是如此。別說是往外競了,光是自己家店裡用都不夠,那陣子光香辣肉絲每天都能賣出幾十份兒出去,不光是客人說,她自己也好奇的嚐了嚐,那香菜味兒真是絕了,開啟飯店也沒吃過那麼好的香辣肉絲。
人些客人問她家是不是換了廚師,換沒換人她這做老闆的還能不清楚嗎,人還是那些個人,手藝也還是原來的手藝,關鍵還是這原材料的事兒,香菜好做出來的菜味道才正宗。
光是萍姐認定了紀家店,一些買過的小飯店老闆也有不少,像是羊湯館兒的王建國,幾乎也是每日必來,這時候的香菜價錢倒是下來了,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