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回家(第2/4 頁)
為已經仁之義盡了,可是錢國英家那邊可不這麼認為,愣是堵著紀果跟她要剩下那十天的工資,紀果也是個有脾氣的人,當時就火人了,你姑娘偷店裡的錢,我沒報警就不錯了,你還敢張嘴要工資?也不拍著胸脯尋思尋思,光是偷的那些錢都頂上一年工資了,還想要這十幾天的錢,別說一百了,一毛兒都沒有。
錢國英那是給自己媽花十塊錢都心疼的人,這一百塊沒要著,那都趕上要她命了一樣,可了堡子裡縫人就宣傳紀家人怎麼怎麼狠,她姑娘拼死拼活的給他們幹活兒,臨走連工資都不給開,真是都壞透腔兒了。
有人知道她是個什麼樣人不去相信,可有些就當了真,見到周淑蘭和紀以田就問,怎麼那麼差勁兒,人給你們家幹活,連工資都不給,未免太不地道了。
這本來就挺鬧心件事兒,這麼一來更是窩火了,紀果一急眼也不給留面兒了,跑錢國英他們家大門口,把她姑娘乾的那些個事兒全都給抖摟了出來。
錢國英為了遮羞,就說紀果是胡說八道,編了一通瞎話好一頓埋汰店裡的東西。那謊話說的還有鼻子有眼兒,又是往菜上噴化學染料,又是往水果裡頭打水,再不就是那些個山林蛋裡都有激素等云云。
要不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她這一噓喚,沒用多久鎮子上的人大部分就都聽說了紀家店裡的東西有問題的這些個謠言,那陣子店裡的生意很是受影響,少賺了不少的錢,直到這段時間才算緩過勁兒來。
就這麼著,這錢國英還勁兒勁兒的,見了紀家人剜眼瞅地的,吐吐噠噠,就像欠了她似的。
紀巖聽完這些才算是明白怎麼回事,要不就說用家巴拉兒的人就是這點不好,出問題了鬧心的慌,都住在一個堡子裡,低頭不見抬頭見,碰著面兒了就犯堵。不過,這也算是次教訓了,往後儘可能的僱外面的人,出事了也能拉下臉來說,這要是交給警察處理,哪用得著這麼鬧心?
當然,凡事也都沒有絕對,有錢國英這樣的奸滑之輩,也就有大老張那樣的實誠人。山林養殖基地那邊,順順利利,經營的相當不錯。
周淑蘭對紀巖一個勁兒的誇獎大老張,直說沒想到她還真挺厲害,一個農村老孃們管理起來愣是頭頭是道兒,真挺讓人佩服。
山林基地越是經營的好,就越是有貸款的籌碼,紀巖挺高興,心裡暗自合計著可以貸出多少錢來?
天色很快就黑了下來,紀以田和紀果腳前腳後到了家,一家人一起吃完了晚飯,坐在炕上商量著這兩天哪天開始收地?
往年這時候就是幾家人搭夥,你幫我,我再幫你這樣,可今年的情形有些不同,家裡現在四口人裡頭紀果有店拽著脫不了身,紀巖自己那攤子事就夠她跑的也是幫不了什麼忙,周淑蘭倒是能下地,可還得顧著給做飯,家裡也得有人看著,而紀以田那向來就只是負責趕車運送,別的也幹不了多少,這麼一算下來勞動力值數實在是不高,找人搭夥恐怕不容易<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再加上平日裡要好的大老張精力都投在管理山林養殖場了,沒有了他們那一家,還真是不大好乾。
紀家現在的生活條件那是從前沒法比,這要是換了以前,人少就人少,就算是一天收個三分五分地,拖上個十天半月能把地裡的苞米都拿回家就行。可是這會兒,有簡便途徑當然是走簡便途徑了,紀果和紀巖都主張全部僱人,花了錢省得再去操心受累。
紀以田不太同意,直說這種地秋收壓根兒就是農村莊稼人的本份,要是連這個都不幹了,那不就成了廢物點心了嗎?可就是離死不遠兒了。
他這話聽起來有些格路,可是細想想倒也能理解,作為一家之主的紀以田,比別人家的男人要弱勢的多,平時在家裡也沒有多少地位可言,一年到頭也就是秋收這陣子才能刷下存在感,堡子裡不少人家沒養牲口,往回拉糧食就會用著馬車。這時候的紀以田就成了香菜餑餑兒,誰家要用他都都得提前打招呼,幹不幹的還得隨他心情。
紀以田享受這種受重視的感覺,這也是他一再堅持自己秋收的原因所在。
做為老伴兒的周淑蘭倒是沒什麼意見,反正現在身體好乾點活也不在話下,覺著兩個姑娘張羅著僱人這錢可以省下來乾點兒別的。至於人手不夠的問題,她尋思了下道:“也先不著急,你大姐說了等著她和你大姐夫倆過來幫著收拾,應該這兩天他們家的地就能收完。”
她這一提到紀香,紀巖想起來有挺長時間沒見著面兒了,自己這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