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成績倒退(第1/2 頁)
紀巖每隔個三五天就會跟家裡通個電話,報個平安再問候下家人,平常沒什麼特別的事也就是老套的那些家常話,無非就是吃穿住行,身體狀況這些。現在家裡添了人口,紀紅和剛出生的小孩兒就成了嘮扯最多的話題。
紀紅在縣醫院住了三天回的青山鎮,周淑蘭這個孃家媽和她老婆婆兩個人輪流著伺候月子,幫忙帶孩子。翟順波也就給打個下手,給換個尿布,洗洗小衣服。有時候紀香也會抽空過去幫幫忙,給送個菜做個飯什麼的,好幾個人一起幫著忙活。
紀巖打來電話時,最先聽的就是周淑蘭絮叨說她這小外孫怎麼怎麼可愛,怎麼怎麼的招人親,跟著又說紀紅回家裡吃了兩天飯臉色都紅潤了,可不是在醫院那時候的樣子了。說著說著就聊到在醫院那三天的事。
紀巖跟這頭老實的聽著,電話裡周淑蘭那聲音都帶著興奮,直說自己有生意頭腦,吧啦吧啦好一通說。
紀紅生完孩子頭餐吃的是紅棗小米粥,同病房的那倆產婦也跟著眼饞的叫幫帶了十幾斤大棗小米,當天下午就讓家裡人煮了粥拿過來。
這一病房仨床位都吃著同樣的食物,紅棗小米粥的香氣飄出門外,散的整個走廊都是這個味兒。也不知道是不是這生完孩子的人口味都差不太多,這一頓飯就勾來了好幾家人過來問她們吃的是什麼?
紀紅在醫院的三天,大棗小米子賣了一千多塊錢,就這還有人沒買著挺遺撼,直報怨這‘老紀家’怎麼不在縣城裡開個分店,這樣的話認這個牌子的人買東西也能方便一些。
而這次的大棗小米的受產婦們的熱捧,完全就因為多說了幾句話就有了這效果,周淑蘭那叫個樂呵,直說自己也挺有做生意的頭腦,還特意提了個見意,縣城裡也應該開個分店,專門賣自家的這些東西,也方便想買又買不到的人,又能增加收益。
紀巖之前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可那時候還沒有養殖場,光靠著空間裡產量支出維持手上的幾處生意已經不錯了,根本沒有那個餘力去擴大經營。再後來要顧的事情也開始多起來,這個想法也就擱置了下來。現如今,紀家養殖場和蔬菜基地都已經建成也穩定了,完全有這個輸出能力,多開加專營店也不是什麼難事,不光創收也能增加知名度,打響‘老紀家’的品牌。
開個專營店產品那都是現成的,扣除去賣出專營權的山林雞,額外的魚肉蛋類水果蔬菜直接由養殖場和蔬菜基地供應,至於穀物糧油這些品種,乾脆從市裡的副市超市發貨,這些東西可以長時間儲存,並不需像果蔬保持日日新,隔三差五的運一回,也不費多少工夫。
產品供應上完全不成問題,剩下的就是房子和人手方面了。既然想著要長期經營,租房不如買房合算,縣城裡的房價現在也不是很貴,百來坪的門頭三四十萬就可能拿下來,只要是銷路好很快就可以回本。
至於人手上則完全外聘,經營銷售上採取超市形式,規定好名碼標價,只可以抹零,不講究砍價,這樣的話也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
大體的套路完全按照市裡的副食超市來,縣城裡的手續則更簡便節省一些,看好了地點選好房子,直接買下來就交給裝修公司開始裝修,零零總總下來也沒費紀巖多少時間。
十一月底,專營店開始了試營業,頭三天進行了打折優惠促銷,品質加實惠,吸引來了不少人來,算是有了個不錯的開頭。
店面開起來後,紀巖就很少再去過問,除了每週一次的固定聽取店長的彙報營業情況,其他時間從不主動過去察看。這倒不是因為專業店的店長多有能力,主要是她沒有那個餘富時間。
轉個月就好到了期末,快班的學習本來就是你追我趕,這又要碰考試,大家都在爭分奪秒的學習,有誰要是敢散漫光破壞了學習氣氛,光是目光就能盯死你。
以前為了生意請個假,遲到早退什麼的還能找個藉口通融下,現在是提都不要提,班主任鄭秋燕說了,二年級是最要緊的時候,誰都不許鬆勁兒,就是輕傷也不許下火線,感冒生病發個燒什麼的那是提都不要提,高燒三十九度以下別想著她會給假。
這個期末試的成績也比較有重大意義,學校開始分流分科後的第一次正式的考試,跟那些個摸底兒小考不同,要進行總成績排榜,全校張貼大榜,想要臉的就得好好考了。
全年級二十三個班,前四個是文科快班,加起來二百多號學生,別看人數不算多,可跟原來班級不同,這個個都是尖子生,隨便叫出來哪個都不簡單,能考進四中這樣的重點,又是進了快班的學生,個個都是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