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沒說實話(第1/2 頁)
053:沒說實話
既然郎堅白說自己不需要每天都去上課,而姬可馨那裡又不需要自己服務,所以莫小魚一天都泡在了博物館裡。
除了在地下室寫字畫畫,喝酒睡覺之外,剩下的時間,基本都在跟著聞玉山學文物鑑定,而且和聞玉山接觸的越多,莫小魚發現這老頭懂得還真是不少。
“館裡都在傳館長在申請資金對博物館做改擴建,有沒有這回事?”聞玉山帶著莫小魚在展廳裡逛著,問道。
“我聽說過,但是老師說這事很難,市裡對文物保護這一塊還是不夠重視”。
“是啊,地庫裡還有不少東西都沒法展出,走,我們去看看吧,這裡的東西都看遍了,文物鑑定這東西,說到底,其實就是多看書,多看實物,總結出規律來,有的是前人總結的規律,有的是自己看得多了也能總結出規律來”。聞玉山慢悠悠的說道。
“聞師傅,您對哪一塊最有研究,瓷器,玉器還是青銅器?我看您對瓷器很有研究啊,比如那天在梅文化那裡時看那個碗時講的,我就沒聽說過”。莫小魚問道,那天聞玉山的確是有很多的東西都沒講,因為梅文化是個買瓷器的,讓聞玉山去掌眼也不是白去,那是有報酬的,但是莫小魚就不一樣了,他是拿莫小魚當徒弟教的,雖然這小子早被郎堅白佔下了,可是聞玉山其實也挺喜歡莫小魚的,這小子好學好問,而且學東西快,舉一反三,腦子好使,這樣的徒弟誰不喜歡?
“先說那個碗吧,我說那是民國時期仿的,又說還能再往前點,但是沒有確定的斷代,目的就是不想讓梅文化買,這老小子是有錢,但是那隻碗到他手裡也就是倒個手賣掉,他不懂得欣賞,可惜了”。聞玉山這番話說的莫小魚糊塗了。
“難道那隻碗是真的?”莫小魚問道。
“不,也是仿的,但是卻不是民國,而是在往前,應該接近於雍正時期,水平很高,雍正時期仿的汝窯是歷史巔峰,再無超越那個時期的水平了”。聞玉山說道。
“仿製品還這麼貴?”
“小魚,你記住,中國的瓷器分為五大名窯,汝、官、哥、鈞、定,汝窯是老大,是北宋徽宗年間燒製的,宋徽宗號稱是‘教主道君皇帝’崇尚道教,所以燒造的瓷器多是青瓷,一般情況下,汝窯都是素色,沒有任何的裝飾,很素雅”。聞玉山說起這些東西時,神色都是很很神往的樣子。
“這麼說來,汝窯是老大,那一定是最貴的了?”莫小魚心想,一個碗就要七百萬,要是弄上一套盤子碗的,那不發了,世上汝窯那麼少,那哪裡最可能還有汝窯呢,一個答案就是墳地裡,尤其是南宋的墓地,離北宋時間很近,不至於全部毀掉,很有可能有一部分葬進了墓地裡。
“不是,汝窯雖然貴,但是在博物館裡還能見到,世間最貴的是柴窯,但是至今也沒有人見到過真正的柴窯是什麼樣子的”。聞玉山一副很遺憾的樣子。
“柴窯?是什麼瓷器?”莫小魚不解的問道。
“柴窯指的是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時燒造的瓷器,但是柴榮在位的時間太短了,才六年,這六年從設計到真的出瓷器,可以想象本身能出多少瓷器,本來就少,又過了上千年,能留下來基本不可能,不過據說汝窯和柴窯的顏色應該差不多”。聞玉山開啟了地庫,這裡還是莫小魚常去的地下室的頭頂,這裡存放的大多是瓷器。
“就像是那隻碗的顏色?”
“差不多,柴榮繼位後,下面人問御瓷的顏色燒什麼樣的,柴榮說道:雨過天晴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意思是御瓷的顏色就和雨後天放晴的顏色一樣,其實就是和汝窯差不多了”。聞玉山看著地庫裡這些常年不見天日的瓷器,感到很鬱悶。
莫小魚也是第一次見博物館裡有這麼多的瓷器,瓷器不怕潮溼,但是其他的那些文物可就不一定了,這也是為什麼郎堅白要改擴建博物館的原因,他要建的是恆溫恆溼的倉庫和展覽廳。
“即便是雍正時期仿製的,那也是精品,但是現在看來,怕是要錯過這個機會了,那隻碗的事情我已經彙報給了館長,但是館長說現在沒錢買,早知道還不如讓梅文化買來,至少我還可以時常去看看”。聞玉山可惜的說道。
“師父,你不要灰心,錯過了仿的,不一定遇不到真的,改天我找個柴窯來給你看看”。莫小魚胡扯道。
“你小子要是能找到一個柴窯,那你將名聞天下”。聞玉山當然不會相信莫小魚的鬼話。
指導著莫小魚認識各種瓷器,各個時代的有什麼不同,各個窯口的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