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心意難平(第1/2 頁)
回王府的路上他心情仍然不錯,徐瀅不知道他傻樂什麼,也懶得理會。
徐鏞送走了他們,在廊下靜默片刻,卻是回房寫了封信,著人送到冀北侯府給程筠。
程筠接到信在書案後默坐了片刻,才著鄭際回話給徐鏞:“我知道了,我與徐將軍有數面之緣,贈幅小作以示留念而已<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鄭際離去,他再看看那封信,將它丟進一旁煮茶的小爐子。
程笙從旁瞄了他半天,眼珠兒骨碌碌轉了幾圈:“明兒崔家的喜宴,你去不去?”
程筠略頓,問他道:“咱們家誰去?”
“母親和穎姐兒都去。”
“那我便不去了。”程筠執壺給他斟了茶。
“你怎麼能不去?”
程笙正要說話,門外卻又傳來冀北侯夫人的聲音。她由程淑穎及沈曼伴著從門外走進來,說道:“咱們兩家是世交,你父親傷風去不成,你們兩兄弟總得去的。不然的話一個男丁都不去豈不讓人覺得咱們有別的意思?”
崔家是好面子的,前不久才鬧出這虧空的訊息來,這個時候不但不能露出半點怠慢,更要比往常做的更周到才行,不然的話回頭豈不落個勢利眼的名聲?再說這裡頭又還夾著個馮家呢。
程筠兄弟把她讓到北面坐下。
他不去自有他的計較。馮清秋原先對他什麼心思他是明白的,崔嘉心裡也有數。再者馮清秋以及馮家這段時間對這門婚事總是諸多不滿,他只怕這一去又令崔嘉誤會什麼。宋澈這裡倒罷了,誤會他他也不冤,馮清秋這口黑鍋他可是不願背的。
程笙聽冀北侯夫人說畢。也跟著道:“母親說的很是。聽說皇上都讓景王去給崔家撐臉面了,你不去不合適。”
程筠知道他是個唯恐天下不亂的,跟崔嘉交情也就馬馬虎虎,哪裡會真想去給崔家捧場?不過既然話都說到了這份上,不去卻顯得矯情了。
他說道:“明日母親什麼時候動身,知會我一聲便是。”
程淑穎又道:“不知道表哥他們會不會去?”
徐瀅把萬夫人給治了的事她已經知道了,程笙是個百事通。這點事也瞞不了他。如今證明那窗花果然是萬夫人搞了鬼。她對徐瀅也略抱了點歉意。但是她是不會正式跟她道歉的,不要指望這一件事就能使她把她當朋友。
可心裡又還是想跟她見個面,起碼得告訴她自己已經知道這回事了。
想去王府來著。冀北侯夫人又說人家新婚燕爾,連歸寧都未曾,不興去打攪。
這裡想著明日崔家辦喜事,端親王往日跟崔伯爺是最要好的。他們總該去罷?
哪知道沈曼聽見她問話,卻是輕輕扯了扯她袖子。說道:“世子妃成親還沒滿月,按規矩,是不可去參加別人的喜宴的。”這是不吉利的。
沈曼打小跟著沈夫人學規矩,自是懂得多。程淑穎哦了一聲。也就噤聲了。
程笙得了程筠準話,卻是轉頭就進宮去尋宋裕。
皇帝因為崔家鬧出那虧空的醜事來,暗地裡也跟皇后大罵了他一通不成器。但這門婚是他賜的,不看僧面看佛面。他崔家幾代對朝廷又有功,前陣子馮玉璋也在他手裡吃了個悶棗,作為一個體恤下臣的皇帝,這個面子他還是得給他們撐住了<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
於是命宋裕代表他前去馮家送了賞賜,又著他以皇子的名義去崔家赴宴。
程笙有了伴,自然歡喜。
崔馮兩家這裡緊鑼密鼓籌備起來。
馮氏初八下晌壯著膽子回了趟馮家,到底是馮玉璋的女兒,馮夫人犯不著在這喜事上讓人詬病她氣量狹小,大大方方放了她們進來。
馮氏幫不上什麼忙,知趣地留在姨太太房裡。徐冰在王府那一晃出來,早沒了跟馮清秋鬥豔的心思,再想想徐瀅逼她三個月內嫁去崔家,她這輩子是別指望能住到王府那樣的房子裡去了,心裡也是種種鬱悶,無法生事。
晚飯後回來馮氏便就跟徐少澤打點去崔家赴宴的賀儀。
馮家這邊他們要去,崔家那邊也不能落下。
嘴上說也是姻親了,不去崔家實地看看,怎知他們到底窮成什麼樣了?再有他們給崔嘉辦喜事擺的什麼場面他們至少也得有個底,到時候徐冰成親的時候才能不讓他們給蒙了不是?